十年不摘洞庭霜,喜见新苞照眼黄。
但对典刑休嗜味,虎贲犹得作中郎。
和天启惠橘诗
十年不摘洞庭霜,喜见新苞照眼黄。
但对典刑休嗜味,虎贲犹得作中郎。
诗句释义与翻译
十年不摘洞庭霜:
- 洞庭霜:指洞庭湖上的秋霜。
- 十年不摘:比喻历经长时间不变心、持之以恒。
- 洞庭霜:特指洞庭地区特有的自然现象。
- 译文: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始终如一,未曾改变初心(或态度)。
喜见新苞照眼黄:
- 新苞:新的嫩芽或花蕾。
- 照眼黄:形容颜色鲜艳,非常耀眼。
- 译文:欣喜地见到新芽或花朵(或植物)绽放,色彩鲜艳至极。
但对典刑休嗜味:
- 典刑:法律或规范。
- 休嗜味:放弃追求或喜好某种味道。
- 译文:面对规定或标准,不再有贪恋或追求。
虎贲犹得作中郎:
- 虎贲:古代的勇士,也用来比喻英勇之士。
- 中郎:汉朝官名,此处借指尊贵或杰出的人物。
- 译文:即使身经战火,仍能保持勇猛,如同古代的勇士,依旧能在社会中发光发热。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十年不摘洞庭霜:形容对目标的坚持和耐心。
- 新苞照眼黄:描述新生事物的美丽和活力。
- 对典刑休嗜味:强调遵守规则,不追求个人利益。
- 虎贲犹得作中郎:表达即便身处困境也能展现出英勇。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面对诱惑时的决心和勇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对人性、毅力和正义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坚持原则、勇敢面对挑战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理念,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 《和天启惠橘诗》是在宋朝张耒的某个特定场合被创作的。可能是在受到某种恩惠后,他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 这首诗也可能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下,如面对腐败或权力斗争等,表达了诗人的坚定立场和道德信念。
作者介绍:
- 张耒(1054-1117),字文潜,号东堂老人,北宋官员、文学家。他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与苏轼齐名,合称“苏张”。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