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书生业读书,荻篱葛蔓避人居。
最怜无奈穷耽酒,时遣羸童致一壶。
《正月十八日四首》是宋朝诗人张耒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下面是诗句和译文的一一对应:
诗句:山下书生业读书,荻篱葛蔓避人居。
译文:山下有位书生专心致志地读书,他选择躲在一片芦苇丛生的篱笆后面。
赏析:此句通过“山下书生”与“荻篱葛蔓”两个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排斥和内心的孤独感。
诗句:最怜无奈穷耽酒,时遣羸童致一壶。
译文: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他在穷困潦倒中无法自拔,常常借酒消愁,有时候还打发瘦弱的孩子给他送去一壶美酒。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借酒消愁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和同情。通过“最怜”、“时遣”等词的使用,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正月十八日四首》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着诗人情感和人生感悟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