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轻裾,曳长袖,为楚舞,千万寿。新词白纻声按旧。
朔风卷地来峥嵘,燕雁避霜饥不鸣。高堂酒多华灯明。

注释:

  1. 摇轻裾,曳长袖,为楚舞,千万寿。——摇动着轻盈的衣襟,拖着长长的袖子,在楚国跳舞,祝长寿。
  2. 新词白纻声按旧。——新的乐曲演奏的是《白纻》的歌词,而这首曲子却是按照旧的曲调来演奏。
  3. 朔风卷地来峥嵘,燕雁避霜饥不鸣。——北方的寒风吹卷大地,草木凋敝。
  4. 高堂酒多华灯明。——华丽的灯光映照在大堂上,美酒满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模仿鲍照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白纻”作为咏物的对象,通过对白纻歌舞和华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首句“摇轻裾,曳长袖,为楚舞,千万寿”,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楚地舞蹈的情景,她的动作轻盈,袖子长长,仿佛在为楚国的寿宴献舞,祝愿寿命长久。
    次句“新词白纻声按旧”,则转入对音乐本身的描述。这里的“新词”指的是新的曲目,“旧”则是指传统的曲调。诗人通过对比新旧两段音乐,强调了音乐的魅力在于其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第三句“朔风卷地来峥嵘”,则是对环境变化的描绘。这里用“朔风”来代指北方的严寒气候,而“峥嵘”则形容这种天气带来的震撼感。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体验。
    最后一句“燕雁避霜饥不鸣”则是对动物行为的描绘。燕子和大雁在寒冷的天气里会寻找遮蔽处以避免霜冻的侵袭,但它们并不会因为饥饿而发出叫声。这里的描写既体现了动物的生存本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现象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生活情感的表达。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新旧两段音乐、感受自然变化以及观察动物行为等方式,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