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别离,明当入蜀去。酒酣日落客心惊,起与仆夫先议路。
引车在庭牛在槽,桐枝袅袅秋风豪。别情惆怅气不下,酒觞翻污麒麟袍。
缓缓清歌慰幽独,不惜更长更烧烛。赠君发上古搔头,莫易此心如此玉。
平生每笑花飞片,东家吹落西家怨。但得归时似别时,相知何必长相见。

远别离

远离家乡离别时,即将入蜀去。酒酣日落客心惊,起身与仆人先讨论路。

驾车进院牛槽旁,桐树枝叶舞秋风。离别愁苦气不畅,酒杯翻污了麒麟袍。

慢慢清歌声声中,安慰孤独的我心情。不惜更长时间点烛光,赠君一把上古搔头梳。

不要轻易改变心意,如玉般纯净不可移。

注释:

  1. 远别离:指离别。
  2. 明当入蜀去:即将离开此地前往蜀地(今四川省)。
  3. 酒酣日落客心惊:酒喝到一半天已黑,客人心中感到害怕。
  4. 引车在庭牛在槽:把车子牵出来,牛还在槽里等着吃食。
  5. 桐枝袅袅秋风豪:桐树叶随风摇摆,秋天的风很猛烈。
  6. 别情惆怅气不下:离别时的伤感情绪难以抑制。
  7. 酒觞翻污麒麟袍:酒洒在地上弄脏了衣服。
  8. 缓缓清歌慰幽独:慢慢地唱歌来安慰内心的寂寞。
  9. 不惜更长更烧烛:不吝惜时间延长和增加照明,照亮前行的路。
  10. 赠君发上古搔头:给你一把上古时期流行的梳子用来梳理头发。
  11. 莫易此心如此玉:不要轻易改变你这样纯洁的心。
  12. 平生每笑花飞片:常常嘲笑花瓣像蝴蝶一样飘飞。
  13. 东家吹落西家怨:比喻羡慕别人家的花朵,因自己的花凋零而产生怨恨。
  14. 但得归时似别时:只要能回家的时候像离别的时候一样开心。
  15. 相知何必长相见:朋友之间知道彼此就足够了,不必总是见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深深感慨。诗中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人心绪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首句“远别离”直接切入主题,表明了诗人即将面临的离别。接着,诗人以“明当入蜀去”具体说明了要离开的地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酒酣日落客心惊”,通过酒醉后日落时分的情景,传达出客人内心的不安和恐惧。这种情感的渲染为接下来的情绪变化铺垫了基础。

第三句“起与仆夫先讨论路”,反映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担忧和不安。他选择在这个时候起身,与仆人一起讨论如何走好接下来的路。

第四句“引车在庭牛在槽”,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诗人将车拉出庭院,牛仍在牛槽里等待喂食,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五句“桐枝袅袅秋风豪”,通过对桐树枝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秋风的敏感和畏惧。秋风的猛烈仿佛也在暗示着离别的痛苦。

第六句“别情惆怅气不下”,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情绪。诗人无法控制内心的悲伤,它如同秋风吹过一般,无法平息。

第七句“酒觞翻污麒麟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饮酒过量、失态的情况。酒杯打翻,弄脏了身上的衣物,这既是对自己失控情绪的一种惩罚,也是对离别痛苦的无奈释放。

第八句“缓缓清歌慰幽独”,则是诗人试图用歌声来缓解自己的孤独感。然而,他的歌声似乎并不能真正抚平内心的忧伤,反而增添了更多的寂寞。

第九句“不惜更长更烧烛”,表达了诗人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努力来驱散心头的阴霾。这里的“更长”、“更烧烛”既是对前文饮酒、唱歌等行为的延续,也象征着诗人对克服困难的决心。

第十句“赠君发上古搔头”,诗人将自己作为礼物送给友人,希望友人能够用这把上古时期的梳子来梳理自己的思绪,摆脱烦恼。这里的“搔头”不仅是一种动作,更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第十一句“莫易此心如此玉”,是对友人的劝诫,也是对自己的提醒。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颗纯洁无瑕的心,不被世俗所动摇。这里的“玉”象征着纯洁和美好,寓意深远。

第十二句“平生每笑花飞片”,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那时的花虽然美丽却短暂,如同人生中的欢愉时刻往往转瞬即逝。这里的“笑”字,既包含了对过去的怀念,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忧虑。

第十三句“东家吹落西家怨”,通过对比东家和西家的情况,表达了对他人境遇的同情和自己被命运捉弄的无奈。这里的“吹落”和“怨”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凸显了诗人的悲凉之感。

第十四句“但得归时似别时”,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他希望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像离别时那样珍惜相聚的时光。这里的“归时”和“别时”是对生活常态的描绘,而“似”则强调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对比。

第十五句“相知何必长相见”则是诗人对友情的一种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友情不在于频繁相见,而是在于心灵的相通和默契。这里的“相知”和“长相见”都是对“知己”这一概念的诠释。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离人面对离别时的各种复杂情感。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