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不可招,寥寥风月魂。
空堂掩遗像,幸此配老禅。
举世人浇薄,云谁知子贤。
竟陵樵牧地,陈迹岂复存。
我欲歌子诗,三叹抚无弦。
瓦登荐秋菊,酌此石井泉。

题陆羽祠堂兼寄李援援

陆子不可招,寥寥风月魂。

空堂掩遗像,幸此配老禅。

举世人浇薄,云谁知子贤。

竟陵樵牧地,陈迹岂复存。

我欲歌子诗,三叹抚无弦。

瓦登荐秋菊,酌此石井泉。

注释:陆羽(734-803),唐代茶学家、诗人。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任太子右庶子,后贬为竟陵郡司马。著有《茶经》三卷,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饮茶经验,被后人誉为“茶圣”,与王羲之并称为“茶圣”、“书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参观陆羽祠堂时所作,通过描述陆羽的事迹,表达对其敬仰之情。

首联“陆子不可招,寥寥风月魂。”表达了作者对陆羽的敬仰之情。陆羽虽不可招,但他的精神却能穿透时空,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这里的“风月魂”指的是陆羽的精神气质和品格,他如同风月一般清高脱俗,令人敬仰。

颔联“空堂掩遗像,幸此配老禅。”描述了陆羽祠堂的景象。空堂之中,陆羽的遗像静静地守护着这里,仿佛在诉说着这位茶圣的故事。而这里的“老禅”则是指陆羽对茶道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他的茶道思想如同禅理一般深奥,让人敬仰不已。

颈联“举世人浇薄,云谁知子贤。”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浮躁和庸俗。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陆羽依然保持着一颗高尚的心,他的智慧和才华得到了世人的认可。这里的“浇薄”指代了当时社会的风气,而“云谁知子贤”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看法,他认为在这种环境下,只有像陆羽这样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尾联“竟陵樵牧地,陈迹岂复存。”则是对陆羽生平的感慨。陆羽曾隐居于竟陵地区,过着简朴的生活。如今那些曾经流传下来的关于他的事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无法再找到当年的痕迹。然而,尽管历史的变迁使得这些事迹变得难以考证,但陆羽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整首诗以赞美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陆羽的崇敬之情,通过对陆羽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对陆羽品质的敬仰以及对那个时代风气的反思。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