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闻至道,荣辱久齐观。
中年婴世故,已复傲忧患。
闲居虽荒寂,几杖颇清晏。
悠悠闲晷景,草草贫寝饭。
狂言无为发,浊酒醉自劝。
与君通家旧,迩者颇屡见。
相望岂示远,数舍隔异县。
吾人师佛祖,妙旨得忍粲。
敛藏避世俗,未免逢侮讪。
坐令鬓垂雪,犹把从事版。
尺书每见警,妙语珠在贯。
复君进明德,同遂丘壑愿。
【译文】
年轻时就听说了至高的道,荣辱得失早已置之度外。
年过中年却卷入世间纷争,已经又傲视忧患的折磨。
清闲的日子虽然寂寞寂静,但拄杖行走也颇觉清静。
悠悠闲适的时光在流逝,匆匆忙忙的生活已结束。
我本不愿随意发狂言,只是浊酒一杯自慰心怀。
与你虽是亲戚关系,近年以来也常常见面。
相望并不表示疏远,距离虽远但隔异县。
我们都是佛祖弟子,领悟到妙旨便感到满足。
收敛心性避世离俗,不免仍会遭受非议。
因此使我鬓发都白了,但仍执着于做官。
书信往来常能见到教诲,言辞巧妙如同明珠串连。
你又勉励我弘扬美德,一起追求隐逸的愿望。
【赏析】
这是诗人与李端交往时所写的两首赠诗。第一首写他早年出仕,后来辞官归乡,过着一种淡泊明志、清修寡欲的生活,对名利看得很淡,对世事不很关心。第二首写自己退居后的生活状况:隐居山中,虽身居幽静之处,但精神并不安宁,经常被世俗所困扰;虽然头发已白,仍然坚持做官;虽然书信往来不断,但他对官场生活还是颇有微词,认为它太虚伪。最后两句是说:“你勉励我弘扬德行,一起追求隐居的愿望。”可见,他对官场生活并不十分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