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不风自凉,身不兰自香。
深居不出门,幽独更清扬。
为鹊栖君树,为燕巢君堂。
不食亦可饱,况乃餐辉光。

【注释】

  1. 古意效东野二首:效法东晋诗人陶渊明(365-427)的作风。
  2. 扇不风自凉,身不兰自香:比喻自己的品德高洁,无需外物就能使自己清静安宁。
  3. 深居不出门,幽独更清扬:指自己隐居在深山之中,远离尘世喧嚣,心境更加宁静。
  4. 为鹊栖君树,为燕巢君堂:指自己像鸟儿一样栖息在别人的树上和屋檐下,得到庇护。
  5. 不食亦可饱,况乃餐辉光:表示自己已经心满意足,不需要再吃任何东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隐居生活的自我描述和感慨,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句“扇不风自凉”,比喻自己的品德高洁,无需外物就能使自己清静安宁。这里使用了“扇”和“凉”两个关键词,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第二句“身不兰自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我净化的效果。这里的“兰”是一种植物,通常与香气联系在一起,用来形容自身具有的内在价值和品质。

第三句“深居不出门,幽独更清扬”,描述了自己选择隐居深山的原因和效果。在这里,“幽独”一词表达了孤独和宁静的生活状态。而“清扬”则形容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更加舒畅、愉悦。

第四句“为鹊栖君树,为燕巢君堂”,则是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关怀的表达。这里的“鹊”和“燕”都是喜鹊、燕子等鸟的象征,它们选择在主人的树下或堂上筑巢,表示主人得到了它们的尊重和照顾。

最后一句“不食亦可饱,况乃餐辉光”,是对整个生活的满足感的总结。这里的“食”指的是饮食,而“餐辉光”则是指享用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阳光。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关爱和感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