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非无心,似以酒忘忧。
如以药愈疾,未佳宁免忧。
我直好饮耳,与世本悠悠。
人间有何事,奚足烦杯瓯。
【注释】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无心:指陶渊明不慕名利,超然世外。似以酒忘忧:陶渊明有诗云:“登东皋以舒眉,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意即“我欲乘风归去”,但“未若柳絮因风起”(《感寓》),故仍不能忘情于世俗。如以药愈疾:比喻陶渊明虽隐居田园,但仍心系天下苍生,犹用药物治疗疾病一般,希望有朝一日能为国效力。
宁免忧:岂能免除忧愁?直好饮耳:直是喜欢饮酒罢了。与世本悠悠:与尘世相隔绝,与世无争。人间有何事,奚足烦杯瓯:人间还有什么值得烦恼的,何必烦扰那一杯清酒呢?
【赏析】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登东皋以舒眉,聊乘化以归尽。”意思是说,我打算像大雁那样乘着风飞回故乡,但是“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守陋巷”、“愿在丝而为网罗”、“愿在牖而为藩篱”、“愿在梁而为谏臣”等,表明他虽然有归隐之心,却仍心系天下苍生,犹用药物治疗疾病一般,希望有朝一日能为国效力。
《饮酒二十首》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陶渊明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此诗就是对陶渊明的这种情怀的抒发。
诗的前两句说,渊明不是没有用心的人,只是他把饮酒当成一种忘却忧愁的方法。这里,“无心”一词,不仅是指陶渊明不慕名利,超然物外,还指他对世事看得很透、很淡,甚至有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气概。而“忘忧”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豁达胸怀。
第三句进一步说明,陶渊明虽然有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他毕竟是人,不可能真正达到“心远地自偏”的境界。他仍然需要借助于酒的力量来忘却忧愁,来消释内心的苦闷。这实际上是对陶渊明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的曲折反映。
第四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全诗的核心所在。它既承接了前三句的议论,又点明了主题。“我直好饮耳”,表明诗人确实喜爱喝酒;而“与世本悠悠”,则说明诗人之所以爱喝酒,是因为他觉得世上万事都不值得一顾,因此只有喝酒才是他唯一感兴趣的事;“与世本悠悠”,也反映了诗人超脱世外的情怀和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说,世间究竟有什么值得烦心的事,何必要烦扰那一杯清酒呢?这实际上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独特理解和看法。他认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何必为了一时的得失荣辱而烦恼呢?只要能够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快乐,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就行了。这种思想,既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
此诗通过诗人对陶渊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人生哲学的认同和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看法。这是一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