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江湖客,疏瘦若秋竹。
苦心为诗章,日夜挠心腹。
清弦无浮声,促柱有哀曲。
湔湔幽严泉,一一清可掬。
人生于文章,初若力不作。
及其成欲售,又困瞽者目。
予从吴兴公,乃独获所欲。
得意有知赏,幽怀免穷独。
嗟予有所投,痛学自藏覆。
子当慰我穷,时寄书数幅。

【注释】

寄答参寥五首萧萧江湖客,疏瘦若秋竹。

苦心为诗章,日夜挠心腹。

清弦无浮声,促柱有哀曲。

湔湔幽严泉,一一清可掬。

人生于文章,初若力不作。

及其成欲售,又困瞽者目。

予从吴兴公,乃独获所欲。

得意有知赏,幽怀免穷独。

嗟予有所投,痛学自藏覆。

子当慰我穷,时寄书数幅。

译文

萧萧江上孤旅人,身似秋竹疏而瘦。

苦费心机作诗文,日夜折磨心头苦。

清弹琴瑟无杂音,急促的琴柱弹出悲切曲。

洗尽尘俗一泉水,清澈甘美令人爱。

人生在世求功名,起初努力不如意。

功成名就欲显达,又受他人之眼阻。

我与友人游江南,你却独自得其所欲。

如遇知己知音赏,你的幽居情怀将无忧。

叹我漂泊无依处,学问深重常自我掩埋。

你应来安慰我贫苦,时常寄给我数张书信片。

赏析

这是一首赠给诗友钱徽的《答参寥五首》诗。全诗通过描绘朋友的隐居生活和创作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他才华的认可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的身世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

第一句“萧萧江湖客”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形象,他像一位孤独的江湖客一样,身处于广阔的天地之间,既自由又无奈。第二句“疏瘦若秋竹”则通过比喻,赞美了诗人的坚韧品格和高洁品质。竹子在秋天变得疏瘦,而诗人却如同竹子一般坚韧不屈。

接下来两句“苦心为诗章,日夜挠心腹”,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艰辛和困惑。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创作诗歌,但往往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赏识,这让他感到十分痛苦。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继续努力创作。第三句“清弦无浮声,促柱有哀曲”描绘了诗人弹奏古琴的情景,他弹奏的琴声清新悦耳,但有时也会发出哀婉的旋律。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第四句“湔湔幽严泉,一一清可掬”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心中的清泉。这里的“严泉”指的是清冽的泉水,而“可掬”形容泉水清澈透明,让人捧在手中就能感受到它的冰凉和清凉。这象征了诗人内心的纯净和高洁。

第五句“人生于文章,初若力不作”则指出了人生的复杂性。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写作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这个过程往往充满了困难和挑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和困惑。

接下来的两句“及其成欲售,又困瞽者目”则揭示了诗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困境。当他将自己的作品出售给他人时,却发现这些作品并不能得到认可和赞赏;相反,他还要忍受他人的贬低和嘲讽。这使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痛苦。

诗人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第六句“予从吴兴公,乃独获所欲”表明了诗人得到了他所向往的东西。他跟随吴兴的朋友一起生活和创作,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里暗示了他与吴兴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支持。

最后两句“得意有知赏,幽怀免穷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快乐。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赞赏,同时也因为他的隐居生活而避免了世俗的纷扰和社会的压力。这使他感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友的创作过程和自己的处境,展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