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十日至,柳叶不蔽日。
我后十日来,芳条如绀室。
枝间有好鸟,鸣和若琴瑟。
渠渠哺其雏,啄我园中实。
梢梢笋成竹,濯濯草过尺。
心惊岁已半,念此日月疾。
朝来数叶堕,盛夏有萎色。
悲哉一阴生,长养从此极。

【注释】

(1)杂感:杂乱无章的感慨。

(2)柳叶不蔽日:比喻时间过得快,转眼就到了夏末秋初。

(3)芳条:指新长的嫩枝条,亦指柳树的嫩枝。绀室:绀是深青、青色的意思,绀室就是深青色的房屋,用来形容夏天绿荫浓密。

(4)渠渠: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雏:小鸟。

(5)濯濯:形容草木长势茂盛。

(6)心惊岁已半:意思是说心里非常不安,担心时光飞逝,已经过了一半了。

(7)悲哉一阴生:意思是说很悲伤,因为阴气开始生长,万物凋零,大地一片萧条。

【赏析】

《夏日杂感四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所作组诗作品。这组诗共八首,内容涉及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季节交替带来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及自然更迭的深深感慨。此诗描写了夏季景物的变化。

开头两句写自己前后两次到园中所见不同的情景:前次只见柳叶遮天,后次才见柳叶成行如绀室般茂密。这两句诗写出了夏季景物的变化,突出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一特点。

第三、四句写自己所见的好鸟鸣叫的声音,好像在弹奏琴瑟一样和谐动听。“渠渠哺其雏,啄我园中实。”鸟儿正在吃食,啄食着园中的果实。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把鸟儿啄食的情景写得很具体,很有情趣。

接下来四句又写了眼前见到的景象:梢梢的竹竿长得越来越高,而那青青的草也超过了尺的长度。这四句诗描写了夏季自然界的生长情况及其变化。

第六句“心惊岁月”点出题意,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第七句“念此日月疾”,进一步说明这种感叹的原因。这一句既承接上句,又是过渡到第八句的桥梁。

第八句“朝来数叶堕”,写早晨有落叶飘落,表现了夏天天气炎热的特点。第九句“盛夏有萎色”,是说虽然叶子落下了,但仍然保持着生机,没有枯亡的样子。这两句是反衬,衬托了夏天景色的繁茂。

最后两句:“悲哉一阴生,长养从此极”,意思是说很悲伤,因为阴气开始生长,万物凋零,大地一片萧条。这里用典抒情,含蓄而深沉地表达出作者对时序变迁的伤感之情。

这首诗描写了夏季景物的变化,突出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一特点。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形象生动逼真,富有生活情趣,反映了作者热爱自然、珍惜光阴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