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淮阳春已晚,下里数楹聊寝饭。
此邦花时人若狂,我初税驾游独懒。
任王二君真解事,来致两盘红紫烂。
天姝国艳照蔀屋,持供佛像安敢慢。
江湖逢春岂无花,格顽色贱皆可拣。
誓观中州燕赵态,一洗千里穷荒眼。
风波历尽还故郡,此愿谁知辄先满。
那知中夕忽凛烈,卧拥牛衣眠失旦。
名园泥淖安可入,坐惜残芳风雨散。
东邻夫子亦嗜酒,卧听午鸡方起盥。
晴明犹及一寓目,我老尚能挥大盏。
【注释】
淮阳:指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下里:乡野之间的意思。税驾:指停歇,休息的意思。“天姝”二句:天姿国色,照耀屋宇;供佛用,不敢随便看它。“江湖”二句:江湖上逢春,哪里没有鲜花?格顽色贱都可以挑选。中州:中原地区。燕赵:河北一带。燕赵的风光,一洗千里穷荒之地的眼目。“风波历尽”二句:经历了风浪,回到故乡。“那知”二句:哪料到中夜忽然风雨大作,只好拥着破被睡觉,一直到天亮也睡不成。泥淖:泥泞。坐惜残芳:坐在泥泞之中,惋惜花已经凋谢。风雨散:风吹雨打,花已凋零。“东邻”二句:住在东家的人,也是嗜酒如命的人,他正躺着听午鸡报晓,然后起床洗漱。晴明:天气晴朗。寓目:观赏。我:诗人自谓。挥大盏:豪饮大杯。
【译文】
初来淮阳时已是春天过晚,乡野小舍数间暂且栖身吃饭。这个邦国的花开时节人们都很疯狂,我当初到这地方来游赏却很懒散。任王二位真懂事,送来两盘红紫烂漫的牡丹花。天上的仙女国中的艳丽照满屋子,拿来供奉佛前我敢不恭敬。在江湖逢到春天难道没有花朵,粗俗的颜色卑贱的都可以挑选。发誓要观赏中原地区的燕赵风光,一洗千里穷荒之地的眼目。经历过波涛汹涌的风波终于回到故乡,我的这个愿望谁能预先知道就会实现。哪知道到了夜晚突然风雨交加,只好抱着破被子睡觉直到天亮也没能成眠。名园泥淖怎么能进去,坐在泥泞中惋惜花儿已经凋谢。住在东邻的人也是爱喝酒的人,正在躺着听午鸡报晓以后才洗脸梳发。晴天明净还来得及去观赏一下,我这个年迈的老人还能够豪饮大杯。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诗人因“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受尽折磨。诗人以牡丹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不平。首联写诗人初到陈州,虽已到得春末,但心情尚感寒冷,因为这里远离家乡,又值风雨交加。颔联说这里百花盛开,而诗人却感到寂寞无聊,因为他刚刚来到这个地方,还没有熟悉这里的人情世故。颈联写两位友人送来了两盘鲜红的牡丹,诗人十分珍视,并表示要以最高的敬意献给佛像。尾联写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诗人仍然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渴望能够一展抱负,为国效力。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含蓄,是一首抒情言志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