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炎炎坐汤釜,长安行人汗沾土。
谁倾江海作清凉,玄云驾风横白雨。
普陀真人甘露手,能使渴乏厌膏乳。
且欲当风展簟眠,敢辞避漏移床苦。
清贫学士卧陶斋,壁上墨君澹无语。
翰林但解嘲苜蓿,彭宣不得窥歌舞。
联诗得句笑出省,策马涉泥归闭户。
床头馀榼定何嫌,窗外石榴堪荐俎。

初伏大雨呈无咎

初伏时暑热难耐,长安街上行人汗流。

谁能倾江海之水,化为清凉雨滴洒?

玄云驾风横飞白雨,普陀真人施展甘露手。

渴乏之人得以解渴,不愿避漏而移床苦。

注释:

  1. 诗句:初伏时暑热难耐
    译文:初伏时期,天气炎热难耐。
  2. 诗句:长安街上行人汗流
    译文:长安街上的行人满头大汗。
  3. 诗句:谁能倾江海之水,化为清凉雨滴洒?
    译文:谁能将江海之水倾泻而下,化作清凉的雨水洒落人间?
  4. 诗句:玄云驾风横飞白雨
    译文:黑色的云朵像马车一样驾驶着风,横飞的白雨纷纷洒下。
  5. 诗句:普陀真人施展甘露手,渴乏之人得以解渴
    译文:普陀山上的真人施展了神奇的手段,使得口渴疲乏的人得到了缓解。
  6. 诗句:不愿避漏而移床苦
    译文:我不愿为了躲避漏雨而移动床铺,忍受这种痛苦。
  7. 诗句:窗外石榴堪荐俎
    译文:窗外的石榴果实正好可以用来摆上筵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初伏时节炎热景象和人们应对炎热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生动地描绘了初伏时天气炎热,长安街上行人满头大汗的情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夏日炎热的感受和对清凉之地的向往。此外,诗中还提到了“谁能倾江海之水,化为清凉雨滴洒?”这一神奇之处,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惊奇和赞美。最后,诗人以石榴为题材,描绘了窗外石榴成熟的景象,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和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