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枝水孤剑立,古庙开帘双脸红。
水边古木老龙蛰,山下水色磨青铜。
我来扁舟望有祷,万顷春水清溶溶。
明神报我意加厚,嗟我荐献愧不丰。
重游知复在何日,俯仰天地身飘蓬。
小孤山
一峰枝水孤剑立,古庙开帘双脸红。
水边古木老龙蛰,山下水色磨青铜。
我来扁舟望有祷,万顷春水清溶溶。
明神报我意加厚,嗟我荐献愧不丰。
重游知复在何日,俯仰天地身飘蓬。
注释:
- 一峰枝水孤剑立:形容山峰挺拔如剑直插水中,形象生动。
- 古庙开帘双脸红:描述古庙的窗户打开,里面的人(可能是庙里的僧人或道士)面带红润,显得生气勃勃。
- 水边古木老龙蛰:指江边的古树如同沉睡的老龙,暗示着岁月的沉淀和生命的沉寂。
- 山下水色磨青铜:描述山下的水面如同磨砺过的青铜一样,色彩深沉而明亮。
- 我来扁舟望有祷:我乘船前来,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庇佑或祝福。
- 万顷春水清溶溶:形容广阔的春水波光粼粼,清澈透明。
- 明神报我意加厚,嗟我荐献愧不丰:感谢神明对我的期望很高,但自己却未能提供丰盛的供品来表达敬意。
- 重游知复在何日,俯仰天地身飘蓬:思考何时能再次来到这里游玩,感慨自己的生命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无法长久停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小孤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中的“孤剑立”、“双脸红”等形容词用得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万顷春水清溶溶”等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颂扬。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让人深感共鸣。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