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翁波涛万顷陂,少翁巉秀千寻麓。
黄郎萧萧日下鹤,陈子峭峭霜中竹。
秦文茜藻舒桃李,晁论峥嵘走金玉。
六公文字满人间,君欲高飞附鸿鹄。
【注释】
赠李德载二首:诗人为友人李德载写两首诗,表达对他的敬慕。李德载字子美、陈简斋名藻之、晁无咎名补之、秦少游名观,都是北宋著名词人,故称“六公”。
长翁波涛万顷陂(pǐ):指李德载的家,水深波浩如万顷。长翁,对李德载的尊称,意在突出李德载的才华和地位。陂,池塘。
少翁巉秀千寻麓(lù):指李德载的居所,山势高峻,风景秀丽,有“千寻”之称,意在赞美李德载的才情出众。少翁,指李德载自己,意在突出他的谦虚。巉秀,形容山峰高耸,峭拔秀丽。
黄郎萧萧日下鹤(hè),陈子峭峭霜中竹(zhú):用典,分别指黄庭坚(黄郎)和陈师道(陈子)。黄庭坚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号山谷道人;陈师道号无己,世称无已翁,江西诗派代表人之一。二人都有高超的诗词才能。萧萧、峭峭,形容鹤的翅膀和竹子的形态,意在赞美他们的作品优美动人。
秦文茜藻舒桃李,晁论峥嵘走金玉(yù):用典,分别指秦观(秦文)和晁迥(晁论)。秦观是宋代著名词人,号淮海居士;晁迥,宋代词人,号晁无咎,又号无咎居士。二人词风各异,风格各具特色。茜藻,红色的海藻,比喻文章华美。桃李,比喻人才,此处借指自己的作品。峥嵘,形容文章气势磅礴,有如金玉一样光彩夺目。
六公文字满人间,君欲高飞附鸿鹄(hú):用典,分别指王安石(六公)、苏轼、苏辙(轼)、黄庭坚、陈师道、秦观(文)。这六位都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文学作品广泛流传于世,影响深远。高飞,比喻远大志向,想要像雄鹰那样翱翔天空。附鸿鹄(hú),比喻追随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的人。
赏析:这是一组七言律诗组,共四首。前二首为第一组,后三首为第二组。第一组以赞颂的方式,赞美了六位文学大家的才华和成就。其中第二首尤其值得注意。它采用了比兴手法,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高远志向的赞美之情。
诗人通过对比的方法,突出了六位文学大家各自的特点和成就。他分别以“长翁”、“少翁”、“黄郎”、“陈子”等词语来称呼六位文学大家,既表明了自己的尊敬和推崇,又展示了他们各自的风采。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他用“长翁”来比喻李德载的才情卓越、地位显赫,用“少翁”来形容他居所的山势陡峭、风景秀丽。而“黄郎”则直接点明了黄庭坚的诗词才华;“陈子”则借用了陈师道的名字,暗示了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这些比兴手法的使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他用“秦文茜藻舒桃李”来赞美秦观的文章华美,用“晁论峥嵘走金玉”来形容晁迥的作品气势磅礴、光彩夺目。同时,他还提到了王安石、苏轼、苏辙等人的作品,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这种巧妙运用典故的做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了作者的赞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