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儿探雀雏,雀母悲且鸣。万物虽异性,爱子均一情。
母心于子谁不怜,尔胡弃子当道边。谅非人情不如鸟,使之至此必有原。

【注释】

和应之檐雀:和应,指和应国。檐(yán)雀:古代传说中生活在屋檐下的一种小鸟,这里比喻人。

群儿探雀雏,雀母悲且鸣:一群小孩子去探寻刚孵化出来的小麻雀。

万物虽异性:虽然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

爱子均一情:对子女都有同样的爱心。

尔胡弃子当道边:你竟然把孩子丢在路旁不管。

谅非人情不如鸟,使之至此必有原:我理解你们不会像对待鸟类那样,丢弃自己的孩子,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们有自己不得已的原因。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写人们抛弃了刚刚出生的小麻雀,表现了人们不爱护弱小、不懂得同情的自私心理;同时,也讽刺了统治者对百姓的虐待。

首句写人们去捕捉刚孵化出来的小麻雀。第二句写小麻雀的母亲悲鸣哀叫,表现了小麻雀母亲对幼子的依恋之情。接着,诗人从“万物虽异性”一句,指出了小麻雀与其它动物不同,从而得出“爱子均一情”的结论,即所有的母亲都疼爱自己的子女。

第三句“母心于子谁不怜”,说明所有母亲都不嫌弃自己的儿子,都愿意为儿子付出一切。第四句“尔胡弃子当道边”是说人们为什么不顾惜自己的儿子。第五句“谅非人情不如鸟,使之至此必有原”,诗人认为,人们不会像对待鸟那样遗弃自己的孩子。因为人们没有能力养活那么多的孩子,所以才会这样做的。最后两句是说,诗人明白他们不会有这样的行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难处。

这首诗以小麻雀的命运为线索,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人们不爱惜幼小生命的强烈谴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能够关爱弱小生命的美好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