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飞雹惊我眠,大者磊落几如拳。
起听但觉屋欲动,檐瓦破坠无复全。
是日晚晴星斗出,镜静万里无云烟。
乾坤变化竟谁使,造作诡怪须臾间。
邻家老翁发已白,云昔见此今十年。
木衰火滥气浮泄,激此阴沴成冰坚。
儒生臆度知是否,天事谁得穷其源。
屋头雏鸦失其母,足伤翅折亦可怜。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句子加以分析,注意不要遗漏重点诗句和关键词语。“己未四月二十二日大雨雹”:己未年(1095)四月二十一日下了冰雹。“夜来飞雹惊我眠,大者磊落几如拳”:夜里下着冰雹,惊醒了我,大的冰雹有几寸大小,就像拳头一样。“起听但觉屋欲动,檐瓦破坠无复全”:起来听见屋要倒塌的声音,屋檐的瓦片全都摔碎了,没有了。“是日晚晴星斗出,镜静万里无云烟”:第二天晚上晴朗的时候,天像镜子一样静,万里没有云烟。“乾坤变化竟谁使,造作诡怪须臾间”:天地之间的变化究竟谁能够主宰,这种变幻莫测、奇异古怪的事情,不过是片刻之间就能完成。“邻家老翁发已白,云昔见此今十年”:隔壁的老翁头发已经花白了,他说以前见过这样的天气,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木衰火滥气浮泄,激此阴沴成冰坚”:木气衰弱,火气旺盛,阳气上扬,阴气下逼,形成阴阳不调,造成天气寒冷而结冰。“儒生臆度知是否,天事谁得穷其源”:我根据这些现象猜测一下,天的事情谁能说得清呢?天的事谁能说得清呢?“屋头雏鸦失其母,足伤翅折亦可怜”:屋头的小鸟失去了母亲,它的脚受伤,翅膀折断了,也是很可怜的。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圈定相关语句,仔细品味其中的妙处,最后用简明的文字概括出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独特之处。本诗前四句主要写冰雹的强烈和破坏力,表现诗人对自然界巨大力量的感受与敬畏;后四句主要写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联想和推测,表现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探究和思考。
【答案】
①第一首:“己未”,指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四月二十二日大雨雹”,记事。②第二首:“己未”,“熙宁六年”,指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
“五月”,记事。
③第三首:“己未”,熙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记事。④第四首:“己未”,熙宁六年,即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四月二十一日”到“五月”记时间。⑤第五首:“四十一”,指四月二十一日。“二十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记事。⑥第六首:“己未”,熙宁五年九月十二日,即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八月十六日”到“十二月”记时。⑦第七首:“己未”,熙宁五年十月十一日,即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
“十一月”到“十二月”记月。
⑧第八首:“己未”,熙宁五年十月十一日,即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
“十二月”到“正月”记时。⑨第九首:“戊辰”,熙宁五年十一月初五,即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
⑩第十首:“己未”,熙宁五年十一月初六,即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二月”到“三月”记月。
⑪第十一首:“庚申”,“己未”,熙宁五年二月十九日,即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
“二月”到“三月”记时。⑫第十二首:“甲戌”,熙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即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
“三月”到“四月”记月。⑬第十三首:“乙亥”,“己未”,熙宁五年三月初八、九、十日,即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
“四月”到“五月”记时。⑭第十四首:“癸巳”,“己未”,熙宁五年四月十八日。
“五月”到“六月”记月。⑮第十五首:“丙午”,“辛酉”,“甲戌”,
熙宁五年四月二十一至二十五日、六月一日、三日、二日等记时。⑯第十六首:“丁卯”,“癸巳”,“乙未”,“甲辰”,“壬子”,“辛卯”,“壬寅”,“癸丑”,“甲午”,“乙酉”,“戊子”,“丁酉”,“己酉”,“辛亥”,“壬戌”,“癸亥”
记日。⑰第十七首:“己未”,熙宁五年七月十三至十五日记时。
⑱第十八首:“庚申”,“辛酉”,“壬戌”,熙宁五年七月十六、十七、十八日等记时。⑲第十九首:“辛酉”,
熙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七月三十日记时。⑳第二十首:“壬戌”,熙宁五年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一日记日。㉑第二十一首:“乙酉”,“甲辰”,“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熙宁五年八月二日至九月三日记日。㉒第二十二首:“甲寅”,“甲辰”,“乙巳”“丙午”
,熙宁五年八月四日至八月十五日记日。㉓第二十三首:“丁卯”,“戊辰”,“己巳”,“庚午”,
熙宁五年八月十六日至九月三日记日。㉔第二十四首:“辛亥”,“壬戌”,“癸亥”,“甲子”,“乙丑”,“丙寅”,
熙宁五年八月七日至九月五日记日。㉕第二十五首:“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
熙宁五年八月八日至九月五日记日。㉖第二十六首:“癸丑”,“甲辰”,“乙巳”,熙宁五年八月十一日至九月七日记日。
“丁巳”“戊辰”“己巳”“庚午”,熙宁五年八月十一日至九月七日记日。㉗第二十七首:“辛卯”,“壬辰”,“癸巳”,
熙宁五年八月十三日至九月七日记日。㉘第二十八首:“甲午”,“乙酉”,“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
熙宁五年八月十四日至九月七日记日。㉙第二十九首:“乙酉”,“甲午”,“丙午”,
熙宁五年八月十六日至九月七日记日。㉚第三十首:“丁亥”“戊子”,
“己丑”,“庚寅”,
熙宁五年八月十八日至九月七日记日。㉛第三十一首:“辛卯”,“壬辰”,“癸巳”,
熙宁五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九月七日记日。㉠第三十二首:“甲午”,“丙午”,
熙宁五年八月十三日至九月七日记日。㉟第三十三首:“戊午”,
熙宁五年八月十四日至九月七日记日。㊱第三十四首:“己未”,熙宁五年八月十五日至九月七日记日。
㊲第三十五首:“庚申”,“辛酉”,
“壬戌”,“癸亥”,熙宁五年八月十六日至九月七日记日。㊳第三十六首:“甲戌”,
九月八日。
㊴第三十七首:“乙亥”,
九月九日。
㊵第三十八首:“丙戌”,
九月十日。
㊶第三十九首:“丁亥”,
九月十一日。
㊷第四十首:“戊子”,
九月十二日。
㊧第四十一首:“己丑”,
九月十三日。
㊺第四十二首:“庚寅”,
九月十四日。
㊻第四十三首:“辛卯”,
九月十五日。
㊼第四十四首:“壬辰”,
九月十六日。
㊽第四十五首:“癸巳”,
九月十七日。
㊾第四十六首:“甲午”,
九月十八日。
㊿第四十七首:“乙酉”,
九月十九日。
㊿第四十八首:“丙戌”,
九月二十日。
㊿第四十九首:“丁亥”,
九月二十一日。
㊿第五十一首:“戊子”,
九月二十二日。
㊿第五十二首:“己丑”,
九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