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照荆榛,空山莽萧索。
人稀鸡犬闲,古道转城脚。
旗亭数家市,炊烟起篱落。
牛羊暮求群,归乌纷落泊。
菅麻已在沤,黍稷行可获。
岁丰农工勤,膏火通夜作。
嗟余何为者,愧与众同乐。
南亩亦易谋,咄嗟我力薄。
秋日照荆榛,空山莽萧索。
人稀鸡犬闲,古道转城脚。
旗亭数家市,炊烟起篱落。
牛羊暮求群,归乌纷落泊。
菅麻已在沤,黍稷行可获。
岁丰农工勤,膏火通夜作。
嗟余何为者,愧与众同乐。
南亩亦易谋,咄嗟我力薄。
译文:
秋风中,阳光照耀下的荒野荆榛,显得格外萧瑟凄凉。
山林间人迹罕至,只有鸡鸣狗吠声在回荡,显得十分安静。
古老的道路蜿蜒曲折,穿过了城市的边缘。
几家人的酒馆散布在路边,炊烟袅袅升起在篱笆旁。
牛羊在傍晚时分寻找同伴,飞鸟纷纷落下栖息在岸边。
茅草和麻已经在水中沤烂,黍稷等粮食即将收获。
丰收年景,农人和工匠们辛勤劳作,夜晚灯火通明不停歇。
感叹自己为何要来到这荒凉之地,愧于与大家一同享受这份欢乐。
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也很容易,只是需要用力去争取。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离失所,寄居于夔州期间所作。诗中的秋天景象荒凉凄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简练,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