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不肯晴,春云与地平。柯山数椽屋,昼夜倾檐声。
阴沉人意恶,但愿醉不醒。园花知在亡,渠溜飘红英。
今年穷到骨,憔悴客江城。花时不得出,风雨掩柴荆。
自我学道来,万事一羽轻。惟有惜春意,未忘儿女情。
龃龉可奈何,努力饱饭行。往日虽莫挽,来日岂无程。
忽记祖燕公,佳句与帝赓。今岁随宜过寒食,明年倍调作清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从全诗中找到相对应的诗句,并注意分析诗歌的内容,根据注释提示理解诗歌的意思,并把注释内容标注在需要注释的句子的下方,最后进行赏析即可。
“春雨不肯晴,春云与地平。”春雨绵绵不断,春云低垂到地面,这一句写出了春雨春云之盛。春雨春云是诗人笔下的意象,也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人以春雨春云为喻,表达自己的情怀。
“柯山数椽屋,昼夜倾檐声。”柯山有数幢房屋,日夜都有檐下倾泻的声音,这是诗人所见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柯山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孤独寂寞之情。
“阴沉人意恶,但愿醉不醒。”阴雨连绵,天气阴沉,诗人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诗人希望喝醉酒能够忘记一切不快。
“园花知在亡,渠溜飘红英。”园中花朵已经凋谢,只有渠水在流淌,飘荡着红色的花瓣。这是诗人所见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园中景象,抒发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今年穷到骨,憔悴客江城。”“穷到骨”说明诗人家境贫寒,生活困顿,“憔悴”形容人因忧思而容颜枯槁,身体消瘦。“客江城”说明诗人漂泊在外,身处异乡。
“花时不得出,风雨掩柴荆。”花开时节不能出门赏花,风雨又遮住了柴房的门窗。这句写诗人无法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自我学道来,万事一羽轻。”自从学了道之后,一切都变得轻松自在。“羽轻”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惟有惜春意,未忘儿女情。”唯有珍惜春光之意,没有忘记儿女之情。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龃龉可奈何,努力饱饭行。”面对困境可以抱怨,但也要努力去应对。这句表达了诗人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往日虽莫挽,来日岂无程。”虽然过去的时光已经无法挽回,但未来的日子还长,还会有新的机遇。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
“忽记祖燕公,佳句与帝赓。”“祖燕公”是指唐代文学家韩愈,韩愈被后人称为“文章宗师”。这句写了韩愈,表明自己受到他的影响。
“今岁随宜过寒食,明年倍调作清明。”今年按照旧俗过寒食节,明年则按照新规定过清明节。这句写节日的习俗变化。
【答案】
示例一:首联描绘的是一幅春雨绵绵、乌云压顶的画面。春雨不肯晴,春云与地平。春雨绵绵不断,春云低垂到地
方,这是诗人笔下的意象,也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人通过描写柯山的景色,抒发了孤寂落寞之情。
示例二:颔联写景抒情,借景抒怀。柯山数椽屋(几间简陋的草堂),昼夜都有檐下倾泻的声音(暗示作者内心
的苦闷),这是诗人所见的景象(暗示作者内心的苦闷)。诗人通过描写柯山的景色和自己的境遇,抒发了孤寂落寞情
感。
示例三:颈联写景抒情,借景抒怀。阴沉人意恶(天气阴沉使人感到压抑),但愿醉不醒(希望醉得不省人事)
。园中花朵已经凋谢(暗示美好时光已经流逝),只有渠水在流淌,飘荡着红色的花瓣(暗示美好时光难以重现),此
联写景抒情,借景抒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
示例四:尾联写景抒情,借景抒怀。今年穷到骨(生活贫困),憔悴(身体瘦弱),客江城(漂泊在外),这是诗人所见
的景象。花时不得出(花开时节不能出门赏花),风雨掩柴荆(风雨遮盖了柴房的门窗),这是诗人所经历的事情。自
我学道来(自从学了道之后),万事一羽轻(一切都是那么微不足道)。惟有惜春意(唯有珍惜春光),未忘儿女情(没有
忘记儿女之情)。这两句写诗人的内心感受和人生态度。
示例五:尾联写景抒情,借景抒怀。祖燕公(韩愈),佳句与帝赓(得到皇帝的认可)。今岁随宜过寒食(按照旧俗过寒食节
明年倍调作清明(按照新规定过清明节)。这两句写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