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阴兆九地,万木方滋荣。
微霜初可履,回首阳泉冰。
秦王按剑日,丰沛赤精生。
光辉能几时,日中月已升。
达人知其然,居世忘骄矜。
彼哉夸毗子,志气易满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情感以及主题等,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手法,最后对诗歌做出评价。注意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其含义。此诗首二句写冬日景色,“微阴兆九地”,阴云预示着寒冬将至,万物开始滋长。“万木方滋荣”是说万物正在生长的时候。第三句“微霜初可履”,霜降了,但并不寒冷,因为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生机勃勃。第四句“回首阳泉冰”,霜下之后回头望去,阳光普照的地方没有结冰,阳光照耀下的地面温暖如春。第五句“秦王按剑日”,秦王在一天之内就铲除了一个国家的暴政,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第六句“丰沛赤精生”,秦王铲除暴政后,百姓得到了丰沛的土地,生活富足。第七八句用典,“光辉能几时?日中月巳升”:太阳从东边升起,月亮也从西边升起,太阳与月亮都高悬天空。这里用“日中月已升”暗喻秦王功高震主,天下人皆知他的功过。末两句写“达人知其然,居世忘骄矜”,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能够认识到秦王的功过,因而在世间生活而不骄傲自满。
【答案】
感遇五首之一
微阴兆九地,万木方滋荣。
微霜初可履,回首阳泉冰。
秦王按剑日,丰沛赤精生。
光辉能几时?日中月已升。
达人知其然,居世忘骄矜。
彼哉夸毗子,志气易满盈。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以史实为依托,抒发了对秦王功过的褒贬态度。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阴云密布,万物萌生。随着寒霜的降临,阳光普照大地而万物生机蓬勃,秦王铲除暴政后,百姓得到了丰沛的土地,生活富足。诗人通过这一幅冬日图景,表达了对秦王功德的称颂之情。
中间四句,诗人借古讽今。前两句赞美了秦王的功绩。秦王在一天之内就铲除了一个国家的暴政,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诗人用“光辉”、“赤精生”这些词语来赞美秦王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暗示了秦王的统治给老百姓带来的福祉。后四句则批评了秦王的功过。诗人用“日中月已升”暗喻秦王功高震主,天下人皆知他的功过。末两句写“达人知其然,居世忘骄矜”。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能够认识到秦王的功过,因而在世间生活而不骄傲自满。
最后两句写“彼哉夸毗子,志气易满盈。”诗人以“彼哉”一词作结,指出那些夸耀自己的人,他们容易骄傲自满。诗人通过对秦王功过的褒贬,表达了对那些自满的人的批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谦虚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