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王弃屈子,憔悴楚江湄。
终然葬鱼腹,终古耀文词。
千年洛阳客,作赋不无讥。
谓当弃之去,览德乃下之。
君臣本大伦,当以恩义持。
如皆轻合散,是与涂人夷。
灵均岂愿沉,深意实在兹。
傅怀终泣死,何亦拳拳为。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感遇二十五首‘怀王弃屈子,憔悴楚江湄’”,然后分析每一联的具体内容,最后再结合全诗内容作答。
“怀王弃屈子”,怀王抛弃了屈原,这一句写怀王对屈原的误解。怀王是楚国的国君,而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屈原被流放后,怀王却认为他背叛了自己,因此抛弃了他。“终然葬鱼腹,终古耀文词”,屈原最终死在鱼腹之中,他的文词流传千古。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屈原虽然死在了鱼腹之中,但其文词却在后世流传了下来,永垂不朽。“千年洛阳客,作赋不无讥”,千年之后,自己成为了洛阳城的一名客人,作赋时难免会受到他人的批评和讥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已经成为了洛阳城的一名客人,作赋时可能会受到他人批评和讥讽。“谓当弃之去,览德乃下之”,我之所以会来到这里,是因为我受到了恩惠,应该好好报答他们。这里指的是屈原。“君臣本大伦,当以恩义持”,君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最大的伦理关系,应该用恩义来维系它。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君臣之间应该有恩义,不应该用其他的东西来维系它。“如皆轻合散,是与涂人夷”,如果大家都轻视这种关系,那就像涂炭中的百姓一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人们都轻视这种关系,那就像涂炭中的百姓一样。“灵均岂愿沉,深意实在兹”,屈原难道是愿意死去的吗?他的深意就在于此处。这里的“沉”指沉沦,意为死去。这句诗是屈原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一生都是为了国家而奋斗,但他却被世人误解。“傅怀终泣死,何亦拳拳为”,我怀着悲痛之情哭泣至死,为何还要为这份感情而努力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深敬佩之情。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屈原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楚国的忧虑之情。
【答案】
怀王弃屈子(楚王)
憔悴楚江湄(楚江边)
终然葬鱼腹(被贬到江边)
终古耀文词(名扬天下)
千年洛阳客(成为长安城一客)
作赋不无讥(作赋难免受批评)
谓当弃之去(要离开这里)
览德乃下之(要报答恩情)
君臣本大伦(君臣关系最重要)
当以恩义持(应以恩义相待)
如皆轻合散(如能重聚离散)
是与涂人夷(就是普通百姓)
灵均岂愿沉(难道屈原愿意沉沦)
深意实在兹(他的心事在于此)
傅怀终泣死(我抱着悲痛而死)
何亦拳拳为(为何还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