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离淮阴市,春水满川平。
依依道边人,送我亦有情。
千里积雪消,布谷催春耕。
人家远不见,柳色烟中明。
轻舟鸣桹子,野静遥相应。
连网收泼剌,嘉鱼饱南烹。
平生晤语欢,促膝联弟兄。
相逢古难得,白发老易生。
樯乌飞更北,汴柳绿相迎。
从今淮山梦,却在凤凰城。
【译文】
早晨离开淮阴城,春水满川平缓。
路上行人依依不舍,送我也有情意。
千里积雪消融,布谷鸟催人春耕。
人家远望看不见,柳树在烟雾中显得明亮。
轻舟鸣笛子,野外静悄悄相应。
连网收捕鱼,嘉鱼已饱南烹。
平生欢语话,促膝相联弟兄。
相逢古难遇,白发易生老去。
船头乌鸦飞向北方,汴河水柳绿相迎。
从此淮山水梦,却在凤凰城。
【注释】
(1)淮阴市: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
(2)朝离:早上离开。
(3)春水:春天的水。
(4)依依:依恋的样子。
(5)布谷鸟:即布谷鸟,又名杜鹃、子规鸟,属雀形目百舌科动物。鸣声似‘布谷’,因以为名。
(6)泼剌:一种捕鱼工具,用竹筒装泥后,用绳绷紧,下入水中,泥随水流而散开,粘住鱼类。
(7)嘉鱼:即鲤鱼,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
(8)南烹:南方烹饪的菜肴。
(9)樯乌:古代船上用来系帆的木桩,其上常栖息着乌鸦。
(10)汴柳:汴河之柳,汴河是古代一条重要的河流。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和心情。全诗分为四节,分别描绘了离别前的准备、离别时的情景和离别后的思念等几个部分。
首节写离别前的清晨,诗人早早地离开了淮阴城。诗人通过观察春水的流动和岸边行人的送别情景来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诗人用“春水”来描绘春日的景色,暗示季节的变化;用“依依道边人”来表达对行人的依恋之情;用“送我亦有情”来表达自己对离别的无奈。这些细节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离愁别绪。
次节写离别时的景色。诗人描述了河边的场景,用“千里积雪消”和“柳色烟中明”两个画面来描绘离别时的冬末春初的景象。这里的“积雪消”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柳色烟中明”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季节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第三节写离别后的思念。诗人通过回忆过去与朋友之间的欢聚时光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他用“轻舟鸣桹子,野静遥相应”来描绘船只的声音和远处的景色,用“连网收泼剌,嘉鱼饱南烹”来描绘捕捞的繁忙场面和收获的喜悦。这些画面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间的烟火气,使得整首诗更加贴近生活和情感。
最后一节写相逢之难。诗人通过描述燕子飞往北方和汴河水柳绿迎春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朋友重逢的期盼。他用“从今淮山梦,却在凤凰城”来表达对朋友未来的祝愿和期待。这里的“凤凰城”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地方或者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这种期盼和祝福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