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
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
茫茫两不可,默默私自咤。
疏弦无悦音,失路有迷驾。
孟轲竟迂阔,樊子欲耕稼。
古人不吾待,孑孑欲谁舍。
诗书颇完缉,官事幸休暇。
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条注释及赏析:
- 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
- “悠悠”和“泯泯”都是形容时光流逝的感觉,表示时间的缓慢和模糊不清。这里的“春与秋”暗示着四季的更替,而“朝复夜”则描绘了一天之中的昼夜轮回。整句的意思是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迷茫和无措。
- 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
- “济时”和“谋食”分别指帮助国家度过困难和谋求生计。“无远图”和“阻高谢”则表示没有长远的计划和受到限制。整句表达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人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 茫茫两不可,默默私自咤。
- “茫茫”和“默默”都是表达迷茫和无助的情绪。“两不可”指的是无法左右的局面或选择。“私自咤”则是内心的一种挣扎和不安。整句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挣扎。
- 疏弦无悦音,失路有迷驾。
- “疏弦”和“失路”都是比喻,前者用来形容音乐不和谐,后者用来形容迷路。“无悦音”和“有迷驾”则表示失去了乐趣和方向。整句意味着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候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让人感到失落和困惑。
- 孟轲竟迂阔,樊子欲耕稼。
- “孟轲”指的是孟子,这里用来比喻那些不切实际、迂腐的人。“樊子”则是战国时期的一个人物,他想要通过种地来生活。“竟迂阔”和“欲耕稼”则表达了对于这些人的讽刺和批评,认为他们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的价值。
- 古人不吾待,孑孑欲谁舍。
- “古人”指的是古代的人们,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于现代人。“不吾待”表示古代的人们不需要等待别人给予机会或者关怀。“孑孑”则是指孤独的人。“欲谁舍”则是表达了对于那些孤独的人的无奈和同情。
- 诗书颇完缉,官事幸休暇。
- “诗书”指的是诗歌和书籍,这里用来指代学问和知识。“颇完缉”表示这些学问和知识得到了整理和保存。“官事”则是指公务工作。“幸休暇”则是说能够有机会去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才能。整句表达了对于能够学习知识和进行个人修养的欣慰和满足。
- 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
- “聊从”是姑且的意思,表示虽然有所作为,但是并不足以依赖。“心所乐”指的是内心的快乐,即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整句表达了虽然个人有所追求和努力,但是不能以此为全部,还需要关注其他方面的发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四季变化、人生困境、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彷徨和挣扎。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个人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的重视,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环境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