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竹乃不华,尔独艳暮春。
何妨儿女眼,谓尔胜霜筠。
世无王子猷,岂有知竹人。
粲粲好自持,时来称此君。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真竹乃不华,尔独艳暮春。
  • 注释:“真竹”指的是真实的竹子,而“不华”表示其朴素无装饰。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竹子的质朴与美丽,即使在春天的暮色中也显得格外鲜艳和动人。
  1. 何妨儿女眼,谓尔胜霜筠。
  • 注释:“儿女眼”指孩童纯真的眼睛,“霜筠”则指秋天的竹子(因为霜后更显坚韧),形容竹子的外观。
  • 赏析:这里表达了即使是孩子也能赏识竹子的美丽,并认为它比秋日的寒竹更为出众。
  1. 世无王子猷,岂有知竹人。
  • 注释:“王子猷”是东晋时期的文人,以其赏竹闻名。
  • 赏析:这句诗在表达一种遗憾,因为世间缺乏像王子猷那样的懂得欣赏竹子的人。
  1. 粲粲好自持,时来称此君。
  • 注释:“粲粲”形容明亮的样子;“自持”意味着自我坚持或独立不群;“时来”暗示时机或缘分。
  • 赏析:最后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表达了即使无人理解,竹子依旧保持其独特之美,并且等待合适的时机被人赏识。

完整译文:

真正的竹子并不华丽,却能在暮春时分独自艳丽。
何须担忧孩子们的天真眼光,他们也会认为你胜过秋日坚韧的竹子。
世上没有如王子猷那般懂竹之人,难道真的不会有懂得欣赏竹子的人吗?
你还是明亮地保持着你自己的独特,当机会来临,你自然会被世人所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