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去天已秋,暑归日犹永。
聊为清昼眠,度此亭午景。
虫鸣篱落晚,地僻邻里静。
起坐晚闻鸡,虚堂无俗听。
我非汲汲者,失脚陷机阱。
天道不吾欺,兹焉遣朝暝。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昼睡
雨去天已秋,暑归日犹永。
聊为清昼眠,度此亭午景。
虫鸣篱落晚,地僻邻里静。
起坐晚闻鸡,虚堂无俗听。
我非汲汲者,失脚陷机阱。
天道不吾欺,兹焉遣朝暝。

译文:
雨后天晴,天空已经秋高气爽,夏天的余威还未完全消散。趁着这清爽的白昼,暂且休息片刻,度过这亭台午时的风景。
傍晚时分,虫儿鸣叫在篱笆旁,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宁静,远离闹市,只有邻里的狗吠声和远处传来的鸡鸣声。
我起身坐下,听着这些声音,感觉这里没有世俗的嘈杂。我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人,却不小心陷入了陷阱。
天道不会欺骗我,就这样打发了时光,直到天色变暗。

注释:

  1. 雨去天已秋,暑归日犹永:雨停了,天气转凉,秋天的气息已经明显,夏日的炎热还持续了一段时间。
  2. 聊为清昼眠,度此亭午景:趁着这个晴朗的白日,我暂且小憩一会,享受着亭台午后的风景。
  3. 虫鸣篱落晚,地僻邻里静:傍晚时分,蟋蟀的声音在篱笆旁响起,周围很安静,没有其他噪音。
  4. 起坐晚闻鸡,虚堂无俗听:起身坐下后,晚上的鸡叫声传来,这里的空房中没有嘈杂的人声。
  5. 我非汲汲者,失脚陷机阱:我自己并不是一个急切求成的人,但是一不小心就掉进了某种困境或圈套。
  6. 天道不吾欺,兹焉遣朝暝:天道(指自然规律)并不会欺骗我,就这样打发了时间,直到天色变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平凡而又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雨后初晴、夏日余热消退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暂时休息的愿望,以及在静谧环境中感受到的平和与惬意。

在诗中,“虫鸣篱落晚”和“起坐晚闻鸡”两句分别描写了傍晚时分自然界的声音和生活中的声响,展现了诗人在静谧之中感受到的生活气息。而“起坐晚闻鸡”,更是点明了虽然身处空房之中,但并未感到孤单或无聊,因为外面的鸡鸣声给夜晚带来了生机。

诗中的“我非汲汲者,失脚陷机阱”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性格的一种自我调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命运无常和人生起伏的淡然态度。最后两句“天道不吾欺,兹焉遣朝暝”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认为宇宙万物自有其运行之道,无需过多强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以及对自然法则的认同和顺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