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心益衰,读书常苦忘。
当其欲谈说,散坠挽不上。
诗书非真学,尽记未足尚。
但憎心辜眼,不为谨守藏。
书多墨入腹,无乃与饭妨。
何如粲然白,广作酒肉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春日杂书八首》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年长心益衰,读书常苦忘。【注释】:岁月增长,心思逐渐衰退。读书时常常感到难以记住。
当其欲谈说,散坠挽不上。【注释】:当他想要谈论或者解释时,却往往因为记忆力差而不能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
【赏析】:此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晚年因记忆力减退而难以深入学习和理解书籍内容的感受。
诗书非真学,尽记未足尚。【注释】:认为诗歌和书籍并不是真正的学问,即使能够记住它们也不足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赏析】: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学问的认识,即他并不认为仅仅记忆诗歌和书籍就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但憎心辜眼,不为谨守藏。【注释】:虽然厌恶自己的记忆力衰退,但并不因此而停止学习和积累。
【赏析】:尽管作者有这种认识,但他仍然坚持学习和积累,不被记忆力衰退所困扰。
书多墨入腹,无乃与饭妨。【注释】:如果书籍太多,那墨水就会进入肚子里,这样可能会妨碍食物的消化。
【赏析】: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形象地描述了过度学习给作者带来的身体负担。
何如粲然白,广作酒肉盎。【注释】:相比之下,如果能有清澈明亮的白色(指水),那么就可以广泛用来制作美味的食物。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的理解,他认为应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