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古夸父,逐日沉虞渊。
以日为可逐,智固未足言。
徒能出八极,撑突干云天。
当其惫且毙,更使儿女怜。
至弱败至刚,水波乃飘山。
谁能守此道,却敌以空弮。

注释:

吾闻古夸父,逐日沉虞渊。

以日为可逐,智固未足言。

徒能出八极,撑突干云天。

当其惫且毙,更使儿女怜。

至弱败至刚,水波乃飘山。

谁能守此道,却敌以空弮。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夸父逐日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和向往。夸父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他为了追赶太阳,不顾自身危险,最终倒在了太阳下,成为了传说中永恒的存在。诗人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于这种无私奉献、勇敢无畏精神的赞美和推崇。

诗的第一句“吾闻古夸父,逐日沉虞渊”,诗人引用了夸父逐日在虞渊(即现在的虞山)的故事,夸父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巨人,他用尽了全身的力量去追逐太阳,最后倒在了太阳下。这里诗人通过对夸父的赞美,表达了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和钦佩之情。

第二句“以日为可逐,智固未足言。”诗人认为,虽然夸父有着强大的力量和勇气,但他并没有理解到太阳的真谛,只是盲目地去追逐它,而没有真正领悟到太阳的本质。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追求目标时盲目性的认识,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不是盲目的追求,而是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句“徒能出八极,撑突干云天。”诗人描述了夸父在追逐太阳过程中展现出的惊人的力量和勇气。夸父能够冲出地球,进入太空,与天空接触,展现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和决心。

第四句“当其惫且毙,更使儿女怜。”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场景,当夸父终于筋疲力尽地倒在了太阳下时,人们为之惋惜和同情。这里的“儿女怜”既表达了人们对夸父的同情和哀怜,也揭示了夸父身上的无私和牺牲精神,让人们更加敬仰他。

第五句“至弱败至刚,水波乃飘山。”诗人通过这个形象的描述,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原理。夸父尽管强大无比,但最终还是因为过于强大而失败了,就像水波可以荡漾起山一样,事物的强弱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第六句“谁能守此道,却敌以空弮。”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能保持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抵挡敌人的攻击呢?这里的“空弮”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坚不摧的武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保持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面对困难时不退缩,敢于挑战。

这首诗通过对夸父逐日故事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和思考,引发了对人类生活哲理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