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池冬不流,落叶塞泉罅。
东风日夕来,春色到山舍。
杖藜绕东溪,流水清可架。
叠石引之来,潺潺到深夜。
平栏朝可鉴,倒影见亭榭。
清风起修篁,翠鸟亦来下。
天和人意舒,春暖景物姹。
歌此濯缨诗,尘埃欲高谢。

诗句释义

1 寒池冬不流,落叶塞泉罅。 描述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寒池中的水静止不动,而落叶堆积在泉水中,堵塞了泉水的出口。

  1. 东风日夕来,春色到山舍。 描述了春天即将来临的迹象,当太阳西下时,春风开始吹拂,春天的气息渐渐弥漫开来。
  2. 杖藜绕东溪,流水清可架。 作者用拄着拐杖漫步于东溪边,看到清澈的水流可以架设成桥梁,形容水质清澈见底。
  3. 叠石引之来,潺潺到深夜。 通过叠放石头引导水流,使其流淌至深夜,形容夜晚水的流动声。
  4. 平栏朝可鉴,倒影见亭榭。 描述站在平缓的栏杆上能够看到水中的倒影,这些倒影包括亭台楼阁等建筑。
  5. 清风起修篁,翠鸟亦来下。 微风带动竹林中翠绿的叶片摇曳,也吸引了翠色的鸟儿前来歇息或觅食。
  6. 天和人意舒,春暖景物姹。 天气晴朗和人们的心情都变得轻松愉悦,春天的美景使得一切生机勃勃,色彩斑斓。
  7. 歌此濯缨诗,尘埃欲高谢。 吟唱这首诗词的同时,作者仿佛洗净了身上的尘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感激之情。

译文

冬天寒冷的池塘不再流动,枯叶覆盖在泉水口上。
东风悄然到来,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山舍沐浴其中。
手杖支撑着漫步东溪,水波清澈可见如桥。
叠起石头引导水流,直至深夜仍潺潺作响。
站在平缓的栏杆上映照水中景色,亭台楼阁的倒影清晰可见。
微风拂过修长的竹丛,翠鸟也纷纷飞落下来。
大自然与人心和谐相处,春天带来万物复苏的景象。
吟唱这洗涤心灵的诗句,心中尘埃随风而散。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冬去春来、风起水动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和谐生活的追求。整体而言,此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