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白波,归客欲如何。
炎国逢花早,春船载雨过。
畏蛇焚瘿木,防蛊种衰荷。
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

【注释】

客居岭南:在岭南地区做客。

天风吹白波:天上的风把白色的波浪吹动。

归客欲如何:归去的人该如何是好?

炎国逢花早:南方的国家,春天开花就早。

春船载雨过:春天的小船承载着雨水驶过。

畏蛇焚瘿木:害怕蛇焚烧瘿木(指颈项生疮的病)。

防蛊种衰荷:担心疾病滋生于枯萎的荷叶上。

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山洞附近的商妇们,经常唱起夜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写岭南客子对南方生活的思念之情。前四句以“天风”、“白波”、“花”、“雨”等意象构成一种凄迷、萧瑟的氛围,后四句又以“畏蛇”及“防蛊”等细节刻画岭南客子的生活状况。全诗意境幽远,感情真挚。

首句“客居岭南”,交代了作者居住的地理位置,即岭南。岭南是中国古代地理概念之一,泛指南方地区,这里专指南方的岭南地区。岭南之地气候潮湿,四季如春。所以,这里的“天风”、“白波”、“花”、“雨”等意象构成了一种清冷、萧瑟的氛围。而“归客”则是指远离家乡到岭南居住的人。诗人面对这清冷的气候和萧瑟的景象,内心充满了思乡之情。

第二句“归客何所望?”,这是诗人对于自己身处异地生活状态的一种自问和自答。他心中所想的,是故乡温暖的阳光和熟悉的土地。然而,现实却是一片苍凉,“天风吹白波”,天空中的风带着白色的波浪吹拂,那洁白的波浪就像是诗人的心绪一样。诗人站在岸边,看着那片白浪,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惆怅。

第三句“归客欲如何?”则是诗人进一步发问自己的内心情感。面对这样的环境,他的内心是既迷茫又无奈。他想回家,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第四句“炎国逢花早”,是诗人描绘自己所见之景。在南边的国家中,春天来得很早,花儿就开放了。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岭南的春意盎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

接着的两句“春船载雨过”,“防蛊种衰荷”更是表现了诗人在岭南的生活艰辛。春天的时候,他乘坐着小船,带着雨水经过。他害怕蛇会伤害到他的脖子(颈生肿),也担心疾病会在枯萎的荷花上滋生。这些细节描绘出诗人在岭南艰苦的生活状态。诗人用生动的画面,将岭南的生活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是诗人对岭南商妇生活的描绘。他们住在山洞口附近,晚上常常唱歌。这两句诗虽然只是简短的描述,但却能让人感受到商妇们的坚韧和乐观。她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和热情。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岭南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岭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岭南的美景和艰辛的生活展现出来,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