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精天际灭,暮色望中生。
岚气侵衣薄,山风堕叶轻。
林空霜月迥,沙白夜江明。
云里相呼雁,翩翩尚远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如下:
阳精天际灭,暮色望中生。
岚气侵衣薄,山风堕叶轻。
林空霜月迥,沙白夜江明。
云里相呼雁,翩翩尚远征。
注释:
- 阳精:阳光。这里指日光消失,天色渐暗。
- 天际灭:天空中的太阳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之下。
- 暮色望中生:随着天色渐渐变暗,远处的景色开始变得清晰可见。
- 岚气侵衣薄:山间的雾气轻轻吹拂在身上,感觉衣衫变得轻薄。
- 山风堕叶轻:山风吹动落叶,叶子随风飘落,声音轻柔。
- 林空霜月迥:森林中空旷寂寥,月光皎洁明亮。
- 沙白夜江明:夜晚的江面上,细沙反射出明亮的月光。
- 云里相呼雁:在天空中飞翔的大雁,仿佛在与同伴相互呼唤。
- 翩翩尚远征:大雁展翅高飞,似乎还在继续它们遥远的旅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月十四日登上崇山之后,傍晚时分返回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黄昏时分的自然美景和大雁的飞行姿态。
首句“阳精天际灭”,以“阳精”指代太阳,表达了太阳西沉的景象;“天际灭”则形象地描述了日落时分天空的变化,太阳的光芒逐渐消逝,预示着夜晚的到来。接着,“暮色望中生”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后,天空由红转蓝,暮色渐渐浓厚的过程。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晚归路上的景色以及感受到的凉意和风的力量。“岚气侵衣薄”形容山间雾气缭绕,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山风堕叶轻”则表现了秋风扫过树叶,落叶随风轻轻飘落的意境。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日山居图,既有自然的宁静,又有生命的活力。
最后两句“林空霜月迥”和“沙白夜江明”则转向了夜晚的景象。“林空”意味着树木稀疏,月光穿透树梢照射下来,照亮了整个森林;“沙白夜江明”则是在夜色中,沙滩反射出明亮的月光,使得江水在夜色中显得分外清澈。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和映衬,增强了画面感和动态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感受季节变迁,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