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寂寂枕江湄,万室烧馀事可悲。
故老归来泣环堵,行人伫立问遗基。
年华只觉凋容鬓,花鸟何曾管乱离。
依旧汉傍春事好,野桃开尽暖风迟。

过郧乡

孤城寂寂枕江湄,万室烧余事可悲。

故老归来泣环堵,行人伫立问遗基。

年华只觉凋容鬓,花鸟何曾管乱离。

依旧汉傍春事好,野桃开尽暖风迟。

译文:

在郧乡这座孤城,寂静地卧枕着江边,曾经万户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令人感到可悲可叹。

故旧之人归来,他们环顾着自己的家园,不禁泪水纵横,因为那些曾经热闹的场景已经荡然无存。

而那些远行的旅人,站在这片废墟上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想要了解曾经繁荣的地方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子。

岁月无情,人们只能感叹自己的容颜也在悄然中变得苍老;花儿鸟儿似乎也与人们的哀愁无关,它们依旧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虽然这里不再有春天的气息,但是汉水旁的景色依然美丽,野桃花盛开得正好,温暖的春风也迟迟不肯离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离开故乡时所见的景象和感受。首句“孤城寂寂枕江湄”,通过描绘孤城、江湄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荒凉、冷清的氛围。紧接着,作者描述了故旧之人归来的情景,他们的哭泣和环顾家园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哀伤。
第二句“万室烧余事可悲”,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损失。这里的“万室”指的是被烧毁的建筑,而“烧余事”则暗示了战争留下的种种痕迹。这种悲怆的情绪贯穿整首诗,使得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第三、四句“故老归来泣环堵,行人伫立问遗基”以及“年华只觉凋容鬓,花鸟何曾管乱离”,则是对故旧之人和旅人的情感进行进一步描绘。这些诗句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展现他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恐惧。同时,“凋容鬓”和“乱离”等词语则表达了人们对于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依旧汉傍春事好,野桃开尽暖风迟”则是对整个诗歌进行收尾。这里的“依旧”一词表明尽管经历了许多变化,但汉水旁的景色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美好。而“野桃开尽暖风迟”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尽管人们的心情有些忧郁,但对于春天的到来还是充满了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创伤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