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筱簜拥荒冈,却忆江皋草色长。
暖景暄风似春日,黄茅白苇是殊方。
孤村默默无谁语,万事悠悠有底忙。
独立寺门归鸟尽,重山复岭又苍苍。

【注释】

萧萧筱簜:形容山野之寂静。筱簜,竹名。拥:聚拢。荒冈:荒野之土岗。江皋:指江边。草色长:草木生长茂盛。暄风:暖和的风。黄茅白苇:泛指北方的草地。殊方:异乡。孤村:偏僻冷落的村庄。默默无谁语:指人迹罕至之处。万事悠悠有底忙:意即世事纷繁,不知所忙何事。独立寺门:独自站在寺庙门前。归鸟尽:指夕阳西下,归鸟已尽。重山复岭又苍苍:形容山峦重叠,远望苍莽。

【赏析】

《新春有感》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七律诗。此诗前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全诗以“春”为题,但并不单纯地描绘春天景色,而是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江南水乡春天景象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首联“萧萧筱簜拥荒冈,却忆江皋草色长”,写景。诗人在描写自己独处荒凉之地时,首先从视觉上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萧萧”二字用得极妙。它既点明了时令(寒食节将至,故萧萧声四起),又烘托出环境之凄清;“荒冈”二字,则勾勒出一片荒凉的景象。诗人置身其中,顿生思乡之情。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沉沦,而是想到故乡去看一看,于是便引出了下文。

颔联“暖景暄风似春日,黄茅白苇是殊方”,写景。这两句诗与首联相呼应。“暖景暄风”是实写眼前所见,而“似春日”却是虚写,把眼前的景色比作春天。“黄茅白苇”是实写眼前的景物,而“是殊方”,则是虚写,暗寓着诗人的游子身份。“殊方”一词,历来被视为游子思归的代名词,所以这里的“殊方”实际上是暗示着诗人的游子身份。

颈联“孤村默默无谁语,万事悠悠有底忙”,写景。诗人继续描绘眼前之景,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情感。“孤村默默无谁语”是实写,写眼前之景;“万事悠悠有底忙”则是虚写,暗寓着诗人的游子身份。

尾联“独立寺门归鸟尽,重山复岭又苍苍”,写景。这是全诗的最后两句,也是最为精彩的两句。“独立寺门”表明诗人此时已远离尘嚣,独自一人来到寺庙门前;“归鸟尽”表明夕阳已经西下,天色渐渐暗淡;“重山复岭又苍苍”则描绘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同时,这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