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山水清,朝晖净崖壁。
飞来双白鸟,未省平生识。
鴐鹅谢清姿,鸥鸟惭素质。
低昂信波涛,顾盻矜羽翮。
鲜明潭光青,错乱浪花白。
轻舫忽东来,抢飞百馀尺。
复下水中央,相将讵离析。
稻粱岂深谋,饮啄亦自得。
空山罗网稀,遂性无惊惕。
不学西雍鹭,翻飞近人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鸟画卷,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活力。
第一句“夜雨山水清,朝晖净崖壁”描述了夜晚的雨水洗净了山川,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山峰。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为后续诗句做了铺垫。
第二句“飞来双白鸟,未省平生识”描绘了一对白色的水鸟飞来的情景。然而,作者似乎并未意识到它们就是自己熟悉的白鹭,表达了一种惊喜和意外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进一步描写了白鹭的美丽和自由。“鴐鹅谢清姿,鸥鸟惭素质。”这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将白鹭比作高贵的鸊鶒,而将自己比作普通的鸥鸟。这种对比既表现了白鹭的高洁,也突出了自己与它们之间的差距。
作者描绘了白鹭在空中飞翔的姿态。“低昂信波涛,顾盻矜羽翮。”白鹭在水面上翱翔,轻盈自如,仿佛在空中舞蹈一般。它们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给人一种美丽而优雅的感觉。
诗人描绘了白鹭在水中游弋的情景。“鲜明潭光青,错乱浪花白。”水面上的光线映照出斑斓的色彩,白鹭在其中穿梭自如,形成了一幅动人的景象。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空山罗网稀,遂性无惊惕。”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山林中,鸟儿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捕猎的威胁。这里的“遂性”指的是顺应天性,不受束缚地生活。而“无惊惕”则表达了一种平静、安详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白鹭的美丽和自由,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