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不带土,一目千仞青。
何年架危阁,窱窕陵青冥。
仰观众树姿,俯听大壑声。
山空响互答,隐辚心所惊。
人生几何时,冒此绝险行。
虽获须臾快,未偿百年生。
龙洞视正黑,水为琴筑鸣。
层岩积阴厚,六月如寒冰。
泉甘聚壑小,洞深秘神灵。
天设境自绝,地近人乃轻。
独坐荫佳桂,峰高日西倾。
薄暮来者少,长风始清泠。
赏会匪初望,徘徊但含情。
坐见山月上,众景纷纵横。
密林栖鸟定,始复事前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龙洞避暑纳凉的情景,以及他在山中观月、听泉、赏花等自然美景所引发的感慨。

诗中的“六月初八日过龙洞纳凉树阴下酌泉待月而行”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炎热的夏日里,来到了龙洞避暑纳凉的场景。这里的“树阴下”和“酌泉”都暗示了这是一个宁静而凉爽的环境。

“绝壁不带土,一目千仞青”描述了山壁陡峭、高耸入云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何年架危阁,窱窕陵青冥”提到了诗人曾经搭建过一个高高的阁楼,俯瞰着整个山谷,那种俯瞰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仰观众树姿,俯听大壑声”描绘了诗人在山上仰望树木的姿态和低头倾听山间峡谷的声音,这种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也让诗人感到震撼。

“山空响互答,隐辚心所惊”描述了山中的回声和声音相互呼应,让诗人感到惊讶和心动。

“人生几何时,冒此绝险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他感叹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这里,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危险。

“虽获须臾快,未偿百年生”则表达了诗人对短暂的快乐和长期的生命的对比,他意识到虽然这里给了他短暂的快乐,但生命本身是长久的。

“龙洞视正黑,水为琴筑鸣”描述了龙洞内部的情况,水声如同琴弦一样响起,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层岩积阴厚,六月如寒冰”描绘了山壁上积累的厚重的阴影和寒冷的感觉,让人感到一种清凉和宁静。

“泉甘聚壑小,洞深秘神灵”则是对泉水和洞穴的描述,泉水甜美,汇聚成的小溪流经洞穴,而洞穴深处似乎隐藏着神灵的存在。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