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竹何修修,森然满山麓。
清溪漱苍根,夜雨滋寒玉。
干密风岂摇,林深鸟应宿。
苍山黄叶中,见此歘惊目。
经行一回首,何用慰羁束。

【注释】

1、修修:茂盛的样子。

2、森然:形容草木繁盛。

3、苍根:指竹的根部,因竹子是青绿色,故称苍根。

4、滋寒玉:滋润像寒冷的玉石一样。

5、干密风岂摇:枝叶密集的树木,风雨不能摇动。

6、林深鸟应宿:树林深处鸟儿能栖息。

7、见此歘惊目:看到这种景象突然使眼睛吃惊。歘,忽然。

8、一回首:回头一看。

9、何用慰羁束:用什么来安慰自己呢?羁束,这里指受拘束,受羁绊,比喻受到限制。

【译文】

野地里长着挺拔的竹子,多么茂盛,多么高大,满山满岭都是。

那清凉的溪水漱洗过竹子的根须,夜雨过后滋润了竹子像寒玉一样。

树枝密集,风吹都摇不动它们,树林里幽深鸟儿可以栖息。

在这苍翠山峦间黄叶之中,我看见了这丛野竹,它突然让我吃惊。

走过一段路回头看,有什么能安慰我的羁绊呢?

【赏析】

诗中“野竹何修修,森然满山麓”,以“修修”二字形容竹子之茂密,“满山麓”则点出其位置。首句写景,次句抒情,情与景交融。“清溪漱苍根,夜雨滋寒玉。”二句描写了夜雨过后的景象。“夜雨滋寒玉”形象地写出了雨水滋润着竹子,使之更加青翠欲滴。“干密风岂摇,林深鸟应宿。”三、四两句描绘了竹林中的自然景观。“干密风岂摇”、“林深鸟应宿”两句,表现了竹林的坚韧和幽静。竹子虽生长于山林之中,但却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反而显得更为顽强。而树林深处鸟儿也能栖息其中,更是表现出了竹林的生机盎然。“苍山黄叶中,见此歘惊目。”五、六两句,作者又回到了眼前所见。“苍山”一词,不仅描绘出了山的颜色,也暗示出了季节,即秋季。此时,山间一片金黄,给人一种丰收的感觉。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突然出现了这么一片翠绿的竹子,自然会让作者感到惊讶。“经行一回首,何用慰羁束。”最后两句,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经行一回首”,“经行”一词,不仅表达了诗人行走的姿态,也暗示了时间。在漫长的行程中,诗人回头望了一眼那片翠绿的竹子,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束缚在其中无法自拔。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