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鹤本长生,孤云无定意。
托迹虽世间,游心乃尘外。
请问绛人年,曾观柏寝器。
微言洞倚伏,妙中惊人世。
往夏识方瞳,今春分别袂。
飞帆烟雨外,驻锡云林际。
逸兴轻远游,滞念牵离思。
后夜听钟鸣,应在寒山寺。
注释:
1 野鹤本长生: 野鹤象征着长寿和自由。
- 孤云无定意: 描述孤云随风飘动,没有固定的归宿。
- 托迹虽世间,游心乃尘外: 虽然生活在地上(人间),但心中向往的是超越世俗的自在与超脱。
- 绛人年: 绛是古代一种颜色,这里指代年长的僧人。
- 微言洞倚伏: 微妙的言论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
- 妙中惊人世: 在精妙之中,能震惊世人。
- 往夏识方瞳: 回忆起过去夏天时认识的朋友。
- 今春分别袂: 春天时与朋友告别。
- 飞帆烟雨外: 形容船帆在风雨之外,即远离纷扰。
- 驻锡云林际: 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中找到临时居住的地方。
- 逸兴轻远游: 心情闲适轻松地追求远方。
- 滞念牵离思: 心中的思念被停滞的想法牵引。
- 后夜听钟鸣,应在寒山寺: 在夜晚等待钟声,想象这声音来自远处的寒山寺。
译文:
野鹤本自长命而高洁不羁,
孤独云彩没有固定去向。
虽然身陷尘世,内心却向往着自由,
请问那位红衣僧人,曾见过柏木制成的卧具?
他深邃的教诲揭示了万物的奥妙,
真是令人惊叹,超越了尘世的俗念。
曾经夏天相识的朋友,如今已各奔东西,
船只在烟雾和雨中航行,寻找避风港。
我怀着轻松的心情,追求着遥远的地方,
但心中的思绪却被束缚,无法解脱。
夜晚我在静坐等待,期待着钟声的回响,
仿佛那声音来自遥远的寒山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禅理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野鹤”和“孤云”的形象表达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通过询问一位僧人关于“柏寝器”的典故,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或修行的境界。诗中的自然景象以及人物情感交织,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心灵自由与束缚并存的画面。最后通过对夜晚等待钟声这一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以及对于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禅宗的意境,强调了内在修养和心灵自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