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栉及平旦,晓庭风露清。
萧然无一事,对此夏阴成。
春晚方受谢,孤花有馀荣。
地远物性遂,时禽自飞鸣。
书籍但掩卷,冲虚道已盈。
非为隐沦客,自快适野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的五言古诗。诗中描述了早晨起来后的情景,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观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晨起 —— 清晨起床,开始了新的一天。
盥栉及平旦 —— 洗漱整齐,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晓庭风露清 —— 庭院在清晨的微风中,清新凉爽。
萧然无一事 —— 心中没有任何杂念,心境宁静。
对此夏阴成 —— 享受夏日的阴凉,感到舒适。
春晚方受谢 —— 晚春时节开始接受大自然的馈赠。
孤花有馀荣 —— 孤独的花朵依然盛开,充满生机。
地远物性遂 —— 距离遥远,但自然的特性依旧。
时禽自飞鸣 —— 各种鸟类自由自在地飞翔和鸣叫。
书籍但掩卷 —— 放下书籍,专心欣赏周围的美景。
冲虚道已盈 —— 内心充满了平和与满足。
非为隐沦客 —— 并不是为了隐居而生活,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自快适野情 —— 自我满足于自然的怀抱,享受这份宁静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份心灵的宁静,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诗人也通过观察自然,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这也是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