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
水通云梦浦,人渡沔阳舟。
广泽侵吴壤,孤城接郢丘。
山分三楚断,溪入九江流。
寂寞休兵月,纷纭战国秋。
吴生来赤壁,魏武定荆州。
六代凭形势,群雄死寇雠。
凄凉帝子宅,浩荡祢衡洲。
万里浮云暮,千年故国愁。
武昌宫不见,麋鹿自群游。

诗句原文:

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

水通云梦浦,人渡沔阳舟。

广泽侵吴壤,孤城接郢丘。

山分三楚断,溪入九江流。

寂寞休兵月,纷纭战国秋。

吴生来赤壁,魏武定荆州。

六代凭形势,群雄死寇雠。

凄凉帝子宅,浩荡祢衡洲。

万里浮云暮,千年故国愁。

武昌宫不见,麋鹿自群游。

注释翻译:

  • 渺渺洞庭野:形容洞庭湖的广阔无垠和自然景观的美丽。
  • 萧萧黄鹤楼:描写了黄鹤楼的壮观和它伴随的萧瑟氛围。
  • 水通云梦浦:指长江的水道连通到了云梦泽,描绘了水域与陆地相连的景象。
  • 人渡沔阳舟:描述了人们过沔阳江时的场景,强调了水路的重要性。
  • 广泽侵吴壤:描述广袤的湖泊侵占了吴国的领土,表达了自然的扩张。
  • 孤城接郢丘:指的是在荒凉之地孤寂地耸立着的城墙,与楚国的郢都相连接。
  • 山分三楚断:描绘了三楚地区的山脉被分割成不同的部分。
  • 溪入九江流:指河流汇入长江,流向更远的目的地。
  • 寂寞休兵月:反映了战争后的宁静以及对月夜的思考。
  • 纷纭战国秋:暗示了战国时期的纷争和混乱。
  • 吴生来赤壁:提到了赤壁之战的发生地。
  • 魏武定荆州:指的是曹操平定荆州的历史事件。
  • 六代凭形势:指出历史上的六代王朝凭借地势优势建立或巩固政权。
  • 群雄死寇雠:表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因对抗外敌而战死。
  • 凄凉帝子宅:描述了帝王的旧居,带有一种悲伤的色彩。
  • 浩荡祢衡洲:提到祢衡的墓地,突出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 万里浮云暮:比喻远大的志向如同飘渺的云彩。
  • 千年故国愁:表达了对逝去的国家的深深怀念和忧愁。
  • 武昌宫不见:武昌宫的消失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遗迹的消逝。
  • 麋鹿自群游:描绘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与野生动植物的自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的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诗人张俞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历史画卷中。诗中的景物如洞庭湖、黄鹤楼、云梦泽等不仅是地理上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历史记忆。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引发人们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国家兴衰的感慨,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