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馀燕寝但凝香,稍退朝来雁鹜行。
政誉已争铜岭峻,恩波仍带绣川长。
未应尚布春风诏,会许重赓夏日章。
皎皎东阳嘉话在,到公端类发天藏。

【注释】

1.婺州仁风堂:位于浙江金华城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建。

2.公余燕寝但凝香:指在闲暇之余,吟诗作文,以文会友。

3.政誉:政绩与声誉。

4.铜岭峻:指铜官山,位于江西德兴县西北,因土质红赤如铜而得名。

5.绣川长:指金华江,流经金华市区。

6.未应尚布春风韶诏:尚未听到有皇帝下诏书褒扬的诏令。

7.会许重赓夏日章:不久后,皇上会下诏表彰。

8.皎皎东阳嘉话:指东阳郡的嘉话。

9.发天藏:指上天降下祥瑞。

【赏析】

《题婺州仁风堂寄韩侍郎》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韩愈在任浙西观察使期间,于公元806年(贞元二年)春天游览了金华名胜古迹,并写下这首诗寄赠给他的朋友、当时的宰相韩休。

第一句“公余燕寝但凝香”,写诗人闲居无事时,喜欢读书写作,吟咏诗词,以此消遣时间。“凝香”二字,则表明他心无杂念,专心致志。第二句“稍退朝来雁鹜行”,写他退朝归来的路上,看到大雁成群结队地飞翔。“退朝”即退朝回府之意。这句意思是说,当他从朝班中退出来的时候,正好看见一群大雁正飞过天空,它们排成一字形,整齐划一,好像正在向南方飞去。这里诗人运用了“望见归雁”的典故,来表现自己的思乡之情。第三句“政誉已争铜岭峻”,写他在任内治理政务,声望卓著,就像铜岭一样高耸入云。这里的“政誉”是指他的政绩和声誉,而“争铜岭峻”则是比喻他的政绩像铜岭一样崇高。第四句“恩波仍带绣川长”,则说他的恩泽如同绣水一样绵延不绝。这里的“恩波”是指恩惠恩泽,而“绣川长”则是比喻他的恩泽像绣花一样漂亮而持久。最后两句“未应尚布春风韶诏,会许重赓夏日章”,意思是说,他还没有得到过皇上的诏书褒扬,但不久之后,皇上一定会下诏表彰他。“未应”表示否定,“未应”“尚布”都是表示希望的意思。“春风韶诏”、“夏日章”都是对皇帝的颂扬之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得到过皇上的诏书褒扬,但他很快就会得到这样的荣誉。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诗人在任职期间,勤政爱民,政绩卓著,得到了百姓的爱戴;而他为人耿直,不屈权势,也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因此,他虽然暂时没有得到皇帝的诏书褒扬,但不久之后,皇上一定会表彰他。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