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检旱步田堤,天清日懒风缓吹。
行行不觉筋力倦,前山数雁带斜飞。
老农指点前头路,便是义门植碑处。
义门当日笃于亲,十世同居无异语。
可怜年远子孙微,赖有此碑名未亏。
子孙能守前人志,田虽一亩不忍离。
敛襟读碑几百字,重叹今人深有愧。
老农耕田莫深锄,台高要记义门居。
诗句释义:
- 深秋检旱: 秋天的深秋,即指秋季的深秋时节。(“深秋”意为秋天最深处,“检旱”意为查看干旱情况)
- 行行不觉筋力倦: 行走之间,不知不觉间已经感到筋疲力尽。(“行行”表示每一步,“不觉”表示没有察觉,“筋力倦”意为筋疲力尽)
- 前山数雁带斜飞: 在前方可以看到成群的雁鸟在空中飞翔。(“前山”指的是前方的山峦,“数”是观察的意思,“斜飞”形容雁鸟飞行的方向是斜着的)
- 老农指点前头路: 一位老农正在为前行的路指引方向。
- 便是义门植碑处: 这里指的是刘义门种碑的地方。(“便是”表示这里是,“义门”是指刘义门,“植碑处”是指种碑的地方)
- 义门当日笃于亲: 因为刘义门与亲人关系深厚,他与家人的关系非常好。(“义门”指的是刘义门的名字,“笃于亲”表示与亲人关系亲密)
- 十世同居无异语: 刘义门和他的家族成员们在一起生活了十代,他们之间的言语没有改变过。(“十世同居”意指的是家族成员共同生活了十代,“无异语”表示他们之间的交流没有任何不同)
- 可怜年远子孙微: 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刘家的子孙已经很少了。(“可怜”表示可惜,“年远”指的是年代久远,“子孙微”表示子孙很少)
- 赖有此碑名未亏: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刘家后代仍然保留了这份荣誉和名誉。(“赖有”表示幸亏有,“此碑”指的是刻有名字的碑,“名未亏”表示名誉还没有丧失)
- 子孙能守前人志: 刘家的后代能够继承并坚守前辈们的遗志和目标。(“子孙能守”表示后代能够守住,“前人志”指的是前辈们的愿望和志向)
- 田虽一亩不忍离: 即使是一块很小的田地,刘家后代也不愿意放弃。(“田虽一亩”表示田地很小,“不忍离”表示不忍心离开)
- 敛襟读碑几百字: 读碑时不自觉地收住衣襟,仔细阅读碑文。(“敛襟”是收起衣襟的动作,“读碑”指阅读碑文)
- 重叹今人深有愧: 感慨自己现在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感到羞愧。(“重叹”表示再次感叹,“今人深有愧”表示现在的人们很难做到这一点,感到羞愧)
- 老农耕田莫深锄: 劝诫年轻的农民不要过度耕作,以免伤害农田和生态。(“老农”指的是经验丰富的农民,“莫深锄”表示不要过度耕作)
- 台高要记义门居: 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这些地方,因为这些地方记录着刘义门的故事和历史。(“台高”指的是台基较高的地方,“记义门居”表示记住这些地方和故事)
译文:
深秋时节,我沿着干涸的土地步行在田埂上,天空晴朗,微风轻拂。走在路上,不知不觉中筋疲力尽。前方山上有几群雁鸟斜着飞行。一个老农指着前方告诉我,那就是刘义门种碑的地方。刘义门当时非常孝顺,他的家族与亲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好。他已经生活了十代,他的家族成员们在一起生活了十代,他们之间的言语没有改变过。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刘家的子孙已经很少了。幸亏有这块刻有名字的碑石,刘家后代的名誉和名声还保持着。子孙们能够继承并坚守前辈们的遗志和目标。即使是一块很小的田地,刘家后代也不愿意放弃。读碑时不自觉地收住衣襟,仔细阅读碑文。重叹现在的人难以做到这样,感到羞愧。劝诫年轻的农民不要过度耕作,以免伤害农田和生态。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这些地方,因为这些地方记录着刘义门的故事和历史。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在深秋季节行走田野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刘义门种碑的描写,表达了对刘义门家族敬仰之情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颂。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刘义门家族世代传承的美德以及后人对其影响的深刻体会。同时,诗作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维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