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丹山之凤非有八翼四足兮,又何羽毛之称奇?
盖仁于不杀,义于知时。既信厚于动止,而淳音其用稀。
是以众鸟乐而从之。吾疾夫世之小人兮,曾不知仁义之所为。
故卷耳蹙颈背而疾走兮,吾凤之师。

【注释】

师凤谣:师,学习;凤,凤凰。古代传说凤凰是仁德和义行的化身,所以这里以凤自比。

我闻丹山之凤非有八翼四足兮:听说丹山的凤凰没有翅膀,也没有四只脚,但又有羽毛之称奇:又有什么奇特之处呢?

盖仁于不杀:在于不杀戮生灵。

义于知时:在于知道时机。

既信厚于动止:已经信任仁义在行动上。

而淳音其用稀:然而仁义的声音很少听到。

是以众鸟乐而从之:因此众鸟儿都跟着它。

吾疾夫世之小人兮:我痛恨世上那些小人啊。

曾不知仁义之所为:却不知道仁义是什么。

故卷耳蹙颈背而疾走兮:所以皱着眉头,低着头快速奔跑啊。

吾凤之师:我是凤凰的老师。

【赏析】

此诗是诗人以凤凰自喻,抒发自己对“仁义”的看法以及自己坚持“仁义”的决心和毅力。

第一部分“吾闻丹山之凤非有八翼四足兮,又何羽毛之称奇?”诗人以凤凰自喻,说凤凰没有翅膀、没有四只脚,但是人们称它为“羽毛”却是很奇特的,表达了他虽然身体残疾,但是精神上却非常健全,能够理解仁义的道理。

第二部分“盖仁于不杀,义于知时。既信厚于动止,而淳音其用稀。”诗人进一步阐述自己对于仁义的看法。他认为仁义并不是一种可以随意使用的东西,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下才需要用到的,所以仁义的价值并不大。

第三部分“是以众鸟乐而从之。吾疾夫世之小人兮,曾不知仁义之所为。”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受到众人的欢迎,但是却痛恨那些无知、不懂仁义的人。他认为那些人只是盲目的跟从别人,而不是真正的懂仁义。

第四部分“故卷耳蹙颈背而疾走兮,吾凤之师。”诗人最后表达出他的决心和毅力,他决定要像凤凰一样,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不为任何所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