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说龙沙最边陲,关河阻隔远明时。
蕃戎把隘当路坐,何日申奏圣人知。
今遇司空来宣问,枯林滋润再生枝。
四面六蕃多围绕,伏恐寻常失朝仪。
若不远仗天威力,只怕河隍陷戎夷。
请须司空奏论事,封册加官莫改移。
比至今秋新恩泽,山林草木总光辉。
塞上艰莘无说处,一心目断望龙墀。

【注释】

况说:况且说到。龙沙:即今甘肃敦煌。边陲:国境。关河:指黄河。阻隔:隔断交通。明时:指唐朝的盛世。蕃戎: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把隘:把守关口要塞。当路坐:占据要道,称王称霸。申奏:向皇帝报告。司空:唐代的官职名,相当于宰相。宣问:传达诏令。枯林:指荒凉的边地。润滋:滋润。朝仪:朝廷礼仪。天威力:上天的威力。伏恐:恐怕。河隍:指黄河。陷戎夷:落入异族手中。须:需要的时候。比来:从现在开始。新恩泽:新近的赏赐恩惠。莘:茂盛的样子。目断:眼望。龙墀:宫殿台阶。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之诗,诗人通过咏唱历史上的一段故事,表达了对唐王朝的歌颂和赞美之情。

首四句写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骊山温泉宫的故事。“况说龙沙最边陲”,龙沙即今甘肃敦煌一带,边陲,指国境。这里说唐玄宗和杨玉环到龙沙(即今甘肃敦煌)旅游,由于路途遥远,时间一长就疏远了。“关河阻隔远明时”,关河,泛指黄河,明时,指唐朝鼎盛时期。这两句是说由于路途遥远,不能及时回报朝廷,所以玄宗、贵妃两人之间产生了误会。“蕃戎把隘当路坐,何日申奏圣人知。”“蕃戎”是对西北各族的称呼。把隘,占据险要的地方。这两句是说吐蕃军队占领了边关,占据了要地,而玄宗却不知道。最后两句是写玄宗派使者去向朝廷报告这一情况。“今遇司空来宣问,枯林滋润再生枝。”司空,指唐肃宗时的宰相李泌(字玄伯)。这两句是说今天遇到了有能耐的宰相前来传达圣旨,就像枯树重新长出了枝叶一样,使玄宗消除了误解。

下面十二句写安禄山发动叛乱后,肃宗派遣李光弼讨伐叛军。“四面六蕃多围绕,伏恐寻常失朝仪。”“四方藩镇大多依附于安禄山,恐怕平常的时候朝廷失去了正常的礼仪。”这两句意思是说肃宗担心安史之乱后,天下不再太平,失去正常的礼仪和秩序。“若不远仗天威力,只怕河隍陷戎夷。”如果肃宗不依靠上天的威力,那么恐怕就要陷入敌手了。这两句是说肃宗如果能够借助天的威力,打败叛军,那么就可以避免国家沦陷于敌人之手。“请须司空奏论事,封册加官莫改移。”“请务必让李光弼向朝廷上奏事情,不要改变他的官职。”这两句是说肃宗应该让李光弼继续担任宰相,不要因为平定了叛乱就把他降职或者调走。“比至今秋新恩泽,山林草木总光辉。”从今年秋天以来,朝廷给边疆少数民族的赏赐更加丰厚了,所以山林草木也都焕发出了光彩。这两句是说自从朝廷对少数民族实行新的恩泽政策以来,边疆地区变得更加繁荣昌盛,草木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叙述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温泉宫的故事以及肃宗派遣李光弼讨伐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唐王朝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