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次饱丘壑,乃觉轩裳轻。
举世沈湎时,勇退公早醒。
十年烟雨蓑,手种松杉成。
苍根郁寒雾,老色入户庭。
栖心不争地,似欲毕此生。
那知戎马际,亦使山房惊。
四海方荡潏,积骸盈破城。
公岂失策者,独留枯槁形。
贼舟会稍远,请复安柴荆。
暗泉杂夜雨,稚笋肥晨烹。
起予归去来,故山今可行。
胡为困羁旅,浩叹常吞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访周元举菁山隐居》。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包括关键词的解释、诗句的含义、以及整体的赏析。
第1-2句:胸次饱丘壑,乃觉轩裳轻。
注释:
- 胸次:内心或精神世界。
- 饱丘壑:形容心胸开阔,如同饱览了山川美景。
- 轩裳轻:形容官职或地位不再那么重要,感到轻松。
译文:
在内心深处已经领略到自然的壮丽景色,因此对于外在的官爵和地位变得淡然。
第3-4句:举世沈湎时,勇退公早醒。
注释:
- 沈湎:沉迷于某种事物或状态。
- 觉醒: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或错误,开始反思或醒悟。
译文:
当整个世界都在沉溺于某种事物时,我勇敢地选择退出,早早地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第5-8句:十年烟雨蓑,手种松杉成。
注释:
- 烟雨蓑:指披着蓑衣在雨中劳作的样子。
- 手种松杉成:亲手种植的松树和杉树已经长成。
译文:
经过十年的艰苦劳作,我已经亲手种下了松树和杉树,这些植物已经长成了。
第9-10句:苍根郁寒雾,老色入户庭。
注释:
- 苍根:指松树的根部颜色深褐,给人一种苍翠的感觉。
- 寒雾:形容松树周围被冷雾环绕的景象。
- 老色:指树木年岁增长后的颜色变化。
译文:
松树的根部在寒冷的雾气中显得苍翠欲滴,它的颜色也随着岁月的增长而变得更加古老。
第11-14句:栖心不争地,似欲毕此生。
注释:
- 栖心:心灵安定,不追求名利。
- 不争地:不争夺地位或权力。
- 似欲毕此生:似乎想要结束自己的一生。
译文:
我的心已经完全安定,不再追求名利和地位,仿佛想要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余生。
第15-16句:那知戎马际,亦使山房惊。
注释:
- 戎马际:指的是战争时期,战事频繁。
- 山房惊:因为战争的到来使得山中的住所都受到了惊吓。
译文:
然而我并不知道战争即将来临,这突如其来的战事也让我的山中小屋都感到惊慌。
第17-18句:四海方荡潏,积骸盈破城。
注释:
- 荡潏:水波荡漾的意思。
- 积骸:积累的尸体,通常指战争带来的死伤。
- 破城:指战争造成的城市被毁。
译文:
整个天下正在动荡不安,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以至于整个城市都被摧毁了。
第19-21句:公岂失策者,独留枯槁形。
注释:
- 公岂失策:难道您没有采取正确的策略?
- 枯槁形:形容一个人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译文:
您难道没有采取正确的策略吗?只有您一个人还保持着消瘦的身体和憔悴的面容。
第22-23句:贼舟会稍远,请复安柴荆。
注释:
- 贼舟:指敌人战船。
- 柴荆:指用来遮风挡雨的木栅栏。
译文:
敌人的战船已经远离了一些,请您再次回到安全的地方,恢复那些用于遮风避雨的木栅栏。
第24-25句:暗泉杂夜雨,稚笋肥晨烹。
注释:
- 暗泉:指夜晚的水流声。
- 稚笋:指刚刚发芽的竹笋。
- 肥晨烹:在早晨用新鲜采摘的竹子煮食物。
译文:
在夜晚,泉水与雨水交织在一起,嫩笋也在早晨被煮来享用。
第26-27句:起予归去来,故山今可行。
注释:
- 起予:这里指诗人自己起身离开。
- 归去来:古代的一种隐逸生活态度,表示回归自然,过一种简朴的生活。
- 故山:指曾经居住过的家乡。
- 今可行:现在可以去实现这种生活方式。
译文:
我自己起身离开这里,现在真的可以去实现那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了。
第28-29句:胡为困羁旅,浩叹常吞声。
注释:
- 胡为:为什么。
- 羁旅:旅行在外的人。
- 浩叹:深深地叹息。
译文:
为什么会被困在这个旅途中?我经常深深地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