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一日至,多士竞轩眉。
独有儒林杰,方缠风树悲。
饥肠惟饱学,正口绝柔辞。
从古器大者,于中成就迟。

诗句释义

1 诏书一日至,多士竞轩眉。- “诏书”指皇帝的诏令,”一至”即诏书发布后很快到达,”多士”指的是众多有才能的人。”轩眉”形容人们因为收到好消息而喜悦地翘起眉毛。

  1. 独有儒林杰,方缠风树悲。- “儒林”指的是儒家学者的群体,”独有”表示只有这个人与众不同,”方缠风树悲”意味着此人正在经历困境或悲伤之事。

  2. 饥肠惟饱学,正口绝柔辞。- “饥肠”表示饥饿,”唯”是只有的意思,”饱学”是指学识渊博,”正口绝柔辞”意为正直的话语和温和的言辞被摒弃。

  3. 从古器大者,于中成就迟。- “器”在这里指的是才能或机遇,”从古器大者”表示自古以来,那些有大才的人往往需要等待时机,而”成就迟”则表示他们的成功需要更长时间。

    译文

    诏书一到众人皆欢喜抬头翘眉,唯独你身处困厄愁绪萦怀。
    你的才华如同饥肠渴望学问,但言辞却显得柔弱不再温柔。
    自古那些才华出众之人需耐心等待机遇,他们的成就自然不会太早实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来表达作者对不同人物的不同评价。首先,诗中赞扬了那些因接到诏书(即得到皇帝赏识)而欣喜若狂的人群,他们因此得以扬眉吐气。然而,诗人接着笔锋一转,指出在这些人群之外,还有一位儒生独自承受着困苦与悲伤,他的内心充满了挣扎和无奈。
    诗歌进一步展示了这位儒生的才华和志向,他饥肠辘辘地追求知识,但他的言辞却变得柔和不再尖锐。这种变化揭示了他在面对困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诗歌通过对古今之才的评价,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些有才华的人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等待。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和看法,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