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湖边寺,荆溪目已瞑。
窗云犹晓白,竹径自寒青。
野鸟悲吟动,门人感涕零。
里无梁补阙,谁可法师铭。
【注释】
志远法师挽辞:为志远法师写的哀悼词。梁补阙:即梁简文帝萧纲,字大成,南朝梁元帝长子,武帝第三子。梁简文帝曾撰《金楼子》,并作《感知己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悼念他的老师志远法师的。此诗以凄婉哀伤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志远法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寂寞湖边寺,荆溪目已瞑。”写景,写出了作者的孤独、凄清。“目已暝”说明夜已深了,而志远法师仍在孤灯下苦读。“目已瞑”暗示出作者对志远法师的敬爱之情,也表现出志远法师的刻苦精神。颔联“窗云犹晓白,竹径自寒青。”写静景,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和悲凉。“窗”“竹径”都是作者的生活环境,但在这里却显得那么寂静、冷清。“晓白”“寒青”则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凉。颈联“野鸟悲吟动,门人感涕零。”写动景,表现了作者对志远法师的思念之情。“野鸟悲吟”,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凄清,又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门人感涕零”,不仅写出了志远法师的人格魅力,也表现出自己对老师的敬仰。尾联“里无梁补阙,谁可法师铭?”写情,抒发了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深、敬仰之切。“梁补阙”指梁简文帝萧纲,他曾经写过《金楼子》一文,并作《感知己赋》,可见他对文学有很高的造诣。然而,他一生坎坷不平,屡遭变故,最后竟在狱中死去。这正应了作者的感慨,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有像梁简文帝那样的高才来撰写志远法师的文章,谁来为志远法师铭文记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