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柳轻能舞,枯河暖亦流。
东风应自好,远客独含愁。
揽镜伤吟鬓,无钱买钓舟。
谁能终日兴,大半在沧洲。
《睢阳春日偶书二首》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在春天的午后,诗人独自行走在睢阳的河畔,目睹着柳条在春风中轻盈地摇曳,以及河水因温暖而缓缓流淌的景象。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 第一首:
- 杨柳亡隋岸,风尘旧宋州。
“杨柳”两句描述了杨柳依旧存在,但隋朝已灭亡,历史的风云变迁使得这片土地显得更加沉静和遥远。通过对比昔日隋朝的繁华与如今的宁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与感慨。
- 寄家盈百指,忆弟湿双眸。
“寄家”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家的深深思念,满口的家人牵挂如同手指般密集,而弟弟的面容因思念而变得模糊,泪水湿润了双眼。这反映了诗人在外漂泊时对家人的深切情感和内心的孤独与焦虑。
- 旅宦那能定,人生本自浮。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无力感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尽管努力追求稳定,但现实却是变幻莫测,人的生命就像漂浮不定的水面。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和无奈。
- 第二首:
- 旋专卖街北酒,准备送春愁。
这两句描述诗人在河边买了街北的酒,准备用它来驱散心中的愁绪。这里的“送春愁”既指春季带来的新愁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这两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家庭、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人强至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