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藤州老,雄文鼓大编。
声名元自重,述作许谁传。
成诵惭空久,相逢偶未缘。
承明内外相,交口誉师贤。

【注释】

浩荡:指藤州,今广西藤县。

藤州老:指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

鼓大编:形容王维的诗作很多。

声名元自重:名声本来很高。

述作许谁传:作品可以传给后代。

成诵惭空久:读诗时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已死了很久。

承明内外相:内指朝廷大臣,外指地方官员都称赞这位禅师。

交口誉师贤:到处传颂这位禅师是贤人。交口:众口一辞,一致称赞。

【赏析】

这是一首酬谢之作。王维与仲灵禅师同是佛教徒,且有深厚的交往。仲灵禅师在京城为官,因事被贬到滕州任刺史,王维写诗给他,表达了他的敬仰之情和对禅师的感激之词。

首句“浩荡藤州老”,点出了王维的身份——藤州的一名老僧人。他虽身居佛寺,却能写出如此雄文大编,其才华可见一斑。“藤州”二字,既表明了诗人的籍贯,也为下文的赞语做了铺垫。

接下来四句,赞美仲灵禅师的诗才。“声名元自重”,说的是他的名声本就很大,无需多言。“述作许谁传”,则是说他的作品可以传于后世,不必依赖他人。这两句是对仲灵禅师文学成就的高度概括,同时也体现了王维对禅师的崇敬之情。

“成诵惭空久”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读着禅师的诗,感慨良多,觉得自己已经离世很久了。“成诵”二字,既表现了他对禅师作品的喜爱,也流露出他对生死的淡然处之态度;而“惭空”,则更增添了几分悲凉之感。

最后两句,则是对仲灵禅师的赞誉之词。“承明内外相”,既点明了他在朝廷内外的地位,也反映了他广泛的人脉关系。“交口誉师贤”,则更是将仲灵禅师的才华和德行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悠长。通过赞美仲灵禅师的诗才和人格魅力,展现了王维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高尚品德和豁达胸怀。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王维生平和思想的重要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