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乱侵书幌,花轻辍酒杯。
襟怀同落寞,气象亦崔嵬。
屡折参云竹,偏凌照水梅。
红炉方尔附,未可论寒灰。
对雪六首
第一首
注释:
- 影乱侵书幌:影子在书幌中交错。
- 花轻辍酒杯:花朵轻轻落下,停止饮酒。
- 襟怀同落寞:胸怀与心情都感到寂寞。
译文:
书幌的影子在窗外交错,花朵轻轻落在酒杯上。
赏析:
本首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通过光影和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落寞之情。诗中的“影乱”和“花轻”,不仅形容了环境的变化,也隐喻了诗人心境的波动。通过这种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第二首
注释:
- 襟怀同落寞:胸怀与心情都感到寂寞。
- 气象亦崔嵬:气魄雄伟而高峻。
译文:
心胸与自然景观一样宏伟壮观。
赏析:
此句强调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壮阔感受,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胸怀相联系,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敬畏之情。同时,“气象亦崔嵬”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即在逆境中也要展现出不凡的气度和格局。
第三首
注释:
- 屡折参云竹:多次折断生长于云间的竹。
- 偏凌照水梅:特别凌驾于水中的梅花。
译文:
多次挑战生长在云端的竹子,特别凌驾于水中的梅花。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姿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和理解。云竹象征高洁,水中梅花象征坚韧不拔,这些自然元素在诗人心中形成了鲜明的形象,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第四首
注释:
- 红炉方尔附:红炉旁边你如此附和。
- 未可论寒灰:还无法用寒冷来比喻。
译文:
红炉旁边你如此附和,但还不能用寒冷来形容。
赏析:
本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某种行为的不理解或批评。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同时也对对方的行为提出了质疑,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层次。
第五首
注释:
- 红炉方尔附:红炉旁边你如此附和。
- 未可论寒灰:还无法用寒冷来形容。
译文:
红炉旁边你是如此附和,但还不能用寒冷来形容。
赏析:
这首诗进一步加深了对前面四首的理解,通过对红炉和寒灰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红炉代表着温暖和热情,而寒灰则象征着冷漠和无情。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传达了对人情冷暖和世事变化的深切感悟。
第六首
注释:
- 无题(选自《对雪》):无题,此处为作者自创题目。
- 影乱侵书幌:影子在书房的帷幕上交错。
- 花轻辍酒杯:花朵轻轻落在酒杯上。
- 襟怀同落寞:胸怀与心情都感到寂寞。
- 气象亦崔嵬:气魄雄伟而高峻。
- 屡折参云竹:多次挑战生长于云间的竹子。
- 偏凌照水梅:特别凌驾于水中的梅花。
- 红炉方尔附:红炉旁边你如此附和。
- 未可论寒灰:还无法用寒冷来形容。
- 赏析:
- 无题(选自《对雪》):无题,此处为作者自创题目。
- 影乱侵书幌:影子在书房的帷幕上交错。
- 花轻辍酒杯:花朵轻轻落在酒杯上。
- 襟怀同落寞:胸怀与心情都感到寂寞。
- 气象亦崔嵬:气魄雄伟而高峻。
- 屡折参云竹:多次挑战生长于云间的竹子。
- 偏凌照水梅:特别凌驾于水中的梅花。
- 红炉方尔附:红炉旁边你如此附和。
- 未可论寒灰:还无法用寒冷来形容。
- 赏析:
这首诗以“对雪”为题,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诗中的“影乱”、“花轻”、“落寞”等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心理状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