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岁风埃地,终朝云水情。
身兼飞锡健,眼向故山明。
不改禅衣色,从来野橐轻。
烦师伴猿鸟,两耳厌车声。
【注释】
①上人:僧人。云山:指山间云雾缭绕的地方,这里指终南山。
②飞锡:即“飞锡杖”,僧人坐禅时用的杖子,因常随风飘扬,故称。健:强壮。
③野橐(tuǒ):指僧衣、衲袄之类粗布衣物,因为不拘泥于世俗的礼仪,所以叫野橐。
④猿鸟:指猿猴与鸟儿,这里比喻尘世的烦恼。
⑤两耳:双耳,指耳朵。厌:厌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两句写送别的情景;次联写自己对归途的向往;颈联写归途中所感之境;末联写自己归隐山林的愿望。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是一首清新脱俗的山水小诗。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材,描写了诗人离别时的依依之情和远行时的感受。
首联“半岁风埃地,终朝云水情。”意思是说,在半年的时间里,我行走在路上,尘土飞扬,心情也如被尘土覆盖一样。而早晨的时候,我总是望着天边的云彩和流水,心中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联“身兼飞锡健,眼向故山明。”意思是说,我的身心都被飞锡杖所充满,眼中也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期待。这里的飞锡杖象征着自由和独立的精神,而故乡则代表了诗人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归宿。
第三联“不改禅衣色,从来野橐轻。”意思是说,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保持着我的禅衣颜色和轻盈的野橐。这里的禅衣象征着诗人的修行和悟性,而野橐则代表着他的自然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第四联“烦师伴猿鸟,两耳厌车声。”意思是说,请师父陪伴着我和猿猴鸟兽一起度过这段旅程,因为我讨厌那嘈杂的车马之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归隐之心。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了,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非常优秀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