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是逃名客,因为出世流。
人间云不定,心外佛何求。
醉喜形骸放,诗嫌偶对囚。
我应遭窃笑,声利乃身雠。

诗句释义:

  1. 恐是逃名客,因为出世流: 这句话意味着圆公大士可能是为了逃避世间名利而来到这个世间的。
  2. 人间云不定,心外佛何求: 这句话表达的是,在人间,世事无常,人们往往追求世俗的欲望和名利,但在佛教中,我们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即“心外无物”。
  3. 醉喜形骸放,诗嫌偶对囚: 这里描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方面,有些人醉心于享受生活,放纵自我,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另一方面,有些人则过于拘泥于文字,被诗词所束缚,无法自由自在地生活。
  4. 我应遭窃笑,声利乃身雠: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名利的追求的讽刺和批判。他认为,追求声名和利益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和仇恨。

译文与注释:

  • 原文:
    恐是逃名客,因为出世流。
    人间云不定,心外佛何求。
    醉喜形骸放,诗嫌偶对囚。
    我应遭窃笑,声利乃身雠。

  • 注释:

  • 恐是逃名客,因为出世流: 表示圆公大士可能是出于逃避世俗名利的目的来到这里的。

  • 人间云不定,心外佛何求: 强调人世的纷扰和变迁,而在佛教中,人们寻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

  • 醉喜形骸放,诗嫌偶对囚: 描述了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一些人追求物质享受,放纵自己,而另一些人则被诗词所束缚,无法自由地生活。

  • 我应遭窃笑,声利乃身雠: 表达了对于世俗名利的追求的讽刺和批判,认为追求声名和利益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和仇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圆公大士的形象和他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超脱态度和对佛教精神的理解。诗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追求名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忽略了内心的平和和安宁。相比之下,佛教教导人们要追求内在的平静和安宁,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于名利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