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戢新芽迸旧林,才生有节便虚心。
已邻佛界黄金地,更学仙家碧玉簪。
失灌要须防倦仆,偷餐切莫听饥禽。
凭师养取成修竹,截管终令作凤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对诗歌进行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笋,表达了一种人生态度,即要虚心学习、不断上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作为。

其一,“戢戢新芽迸旧林,才生有节便虚心”。这是诗人观察的结果。竹笋刚刚从土里钻出来,就长出嫩绿的叶片,它的枝干细长而柔弱,仿佛随时都有折断的危险,但是,它却依然挺直着腰杆,昂首向上,显示出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这两句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竹笋的外形,突出了“虚心”的特点。

其二,“已邻佛界黄金地,更学仙家碧玉簪”。这两句是诗人对竹笋的评价。诗人认为,竹笋虽然只是一根小小的嫩芽,但却已经生长在“佛界黄金地”,并且还向仙家学习,戴上了“碧玉簪”。诗人把竹笋比喻为“佛界黄金地”,意即竹笋生长在最美好的地方,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又把竹笋称为“仙家碧玉簪”,意即竹笋具有高雅的品质,值得人们赞美。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竹笋的价值,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热爱之情。

其三,“失灌要须防倦仆,偷餐切莫听饥禽。”这两句诗是对竹笋生长环境的进一步描写。诗人认为,如果不及时灌溉,那么竹笋就会失去水分而枯萎;如果让饥饿的鸟儿来吃它的嫩叶,那么竹笋就会受到损害。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中的万物都赋予了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其四,“凭师养取成修竹,截管终令作凤吟”。这两句诗是诗人对竹笋成长的期望。诗人希望竹笋能够茁壮成长,最终成为一棵高大、笔直的竹子,就像凤凰一样展翅翱翔。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美好愿景。

【答案】

①若师院:指杭州灵隐寺的竹林。②竹笋初生,形若戢缩(戢戢),根生旧林之中,故云“崩旧林”;新发嫩叶,犹如初生的节(节)子,故云“方生有节”。③“虚心”“有节”,皆指竹之品格。④“佛界黄金地”,“仙家碧玉簪”,皆喻竹之地位。⑤“失灌”、“偷餐”,皆指对竹的养护。⑥“防倦仆”(防止竹受干旱影响)、“听饥禽”(不要被鸟害),都是针对竹的生长环境而说的。⑦结句,“凭师养”、“截管”,是期望竹儿成长;“终令作凤凰吟”则是对竹儿的期望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